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脑电图的进展与睡眠疾患
释义

【脑电图的进展与睡眠疾患】
 

拼译:advance of EEE and diseases about sleeping
 

人类的大脑发出的生物电流是十分微弱的,用真空管放大100万倍,才能从阴极示波器上窥见,再通过电磁感应作用使直流电改变为交流电,再通过多极放大,把电能变为机械能,才能描记在记录纸上,做为永久性记录,这就是脑电图。脑电图供临床医生分析研究,对脑的疾患能提供诊断依据,尤其是对癫痫患者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有独到的功效。

1975年Caton首先以电流计从兔及猴的大脑皮层描记出直流电位和记录到动物在睡眠时及死亡前脑电活动的改变。1924年Berger首创通过在完整的头皮上安放电极描记出人类的脑电活动,他发现这些电活动来源于大脑皮层神经元,而与血管和结缔组织无关,但与年龄、感觉性刺激和身体生理生化的改变有关,而表现出差异。1936年以后脑电图学在全世界范围大有发展,开始为医学临床和科研服务。1947年成立了国际脑电图和临床神经生理学会,1949年出版了专科杂志。新中国成立后,在南京精神病防治院首先设立脑电图实验室;其后北京协和医院于1955年成立脑电图实验室,并于1957年由冯应琨教授受卫生部委托开办了主治医师以上脑电图训练班,到1991年止,共培养400多名学员,成为全国各地脑电图专业的骨干。由于上海医疗仪器厂自50年代开始生产脑电图仪,继之河北邯郸市也生产脑电图仪器,河南郑州还研制成手提式脑电图仪,现在,脑电图技术为临床服务已普及到各省市县医院及职工医院。为了培养脑电图专业人员,1980年冯应琨教授编写出版了《临床脑电图学》。在中华医学会大力支持下通过广大脑电图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1983年成立了北京脑电图学组,于1986年成立了以冯应琨、周孝达2教授为首的全国脑电图学组,每两年组织学术交流会1次,已先后在青岛(1987年9月)、南京(1989年10月)、成都(1991年8月)开会,到会均300多人,发表论文近百篇。

脑电图的临床应用 人自出生到19岁,脑波的波率按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波幅则相应降低,它与神经髓鞘形成和大脑发育重量增加而生理功能逐渐复杂有关;到50岁以后则波率又变慢,α活动减少,β与δ活动回升。早在1929年,Berger就发现人的脑波有8~13波/s的α波及13~30波/s的β波。1936年Walter发现0.5~3波/s的δ波;Walter和Doyey于1944年又发现3~7波/s的θ波。80%的健康成年人的脑波是以α节律为主的,只有6%的人以β节律为主,低波幅脑电图只见于10%的成年人。

1.正常值每个实验室都应有自己规定的正常值。北京脑电图学组1983年成立后由33个单位协作,主要有协和医院徐敬琴、解放军总医院曹起龙、神经外科研究所谭郁玲、北医大一附院吴逊、北京军区总医院李济德,在冯应琨教授指导下经两年的努力,由电子计算机分析统计,共完成2357例健康人各年龄组脑电图的测量,是当前国内外观测例数项目最多的一组资料,结束了中国脑电图工作者只能依靠1939年LindsDey300例儿童脑电图正常值和1943年Gibbs1000例成人脑电图正常值做标准的历史,也为国际同行提供了一组数字较大(45万多数据)的参考资料。该资料发现儿童青少年脑波发育有3个加速期:6~7岁,11~12岁,15~16岁(1961年上海刘世熠提出有两个加速期:6~7岁及12~13岁);此3个年龄组的人α波率增高快,慢波减少快。此3个加速期均为学习强度大的阶段,说明脑子越用发育越好,故提出加强幼教师资的培养是智力开发努力的方向。同时发现女孩脑波发育在双极导联表现早于男孩子1~2岁(女10~11岁,男12~13岁达10Hz为其主要脑波频率);但女性脑波衰老也早于男性,如女50岁、男60岁有2.5%的人降至8Hz,并为其脑波主要频率。而20~45岁脑波最好,男女无差别。该组资料还与国外有关资料作了对比,已作为中国青海精神病院及北京空军医院论文的对比资料。

2.为运动医学服务。如《中国女排运动员不同负荷自行车运动时脑电图研究》,《心理调节下放慢呼吸脑电图功率谱能量变化》以及《竞赛运动员不同负荷EEG与PWC170机能试验》等均为中国运动员的挑选、训练强度及医务监督等提供了客观的指标依据。

3.脑电图的诱发试验。(1)睁闭眼试验:早在1930年Berger即发现受试者在暗室睁眼时可使α波消失,且在顶枕部出现β波,故睁闭眼试验能显示出功能正常与否。(2)过度换气:当描记脑电图过程中令患者每分钟深呼吸20~30次共3min,儿童可出现高波幅的θ波及δ波,谓之δ反应属正常现象,10%的成人有之,称为脑电不稳;癫痫病人则可出现棘波尖波及棘慢波综合波。(3)间歇性节律性闪光刺激:1934年汪敬熙以重复闪光刺激猫的视网膜使猫产生与闪光刺激频率相同的动作电流。Adrian和Matthews(1934)首先发现用每秒10~20次的闪光刺激频率可使人的枕部α波节律同化,或为闪光刺激频率的一半或一倍等。从此间歇性节律性闪光刺激被运用于临床作为活化试验之一。观察其能否出现节律同化,是否对称,癫痫病人则可出现肌阵挛或抽搐发作。(4)睡眠诱发:早在1947年Gibbs就强调睡眠可诱发癫痫放电。有少数癫痫病人(约10%~20%)于抽搐发作的间歇期脑电图正常,但夜间睡眠中尤其在轻睡Ⅰ、Ⅱ期睡眠中可出现高波幅的尖波、棘波及棘慢综合波,尤其多见于夜间犯病的病人。Gibbs曾报道他们的研究资料,发现500名癫痫病人中在清醒时癫痫放电只见于36%的病例,而在睡眠时脑电图的阳性率可提高到82%。

4.1964年冯应琨等首创改进的蝶骨电极。以针炙用2寸针代替涂漆的腰穿针行蝶骨电极穿刺,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能将颞叶癫痫的脑电图阳性率由16.13%提高到30.33%,且能鉴别其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

睡眠疾患 近10多年来,国外对睡眠疾患研究较多,北京协和医院从1982年开始研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利用脑电图监测发作性睡病则始于1986年。

1.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近10多年来随着睡眠与呼吸生理及脑电生理研究的进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睡眠呼吸暂停过长、频繁发生,可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轻者晨起头痛头晕、嗜睡、记忆力下降;重者则昏睡、意识不清,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婴儿可致猝死。北京协和医院从1982年开始利用脑电图仪进行多导监测夜间睡眠(测眼动图、脑电图、颏肌电图、鼻式呼吸、胸腹式呼吸、胫前肌电图、心电图及同步监测血氧饱和度)以诊断有无夜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其分型。诊断标准:Guilleminault等1978年的诊断标准:(1)呼吸暂停10s以上为呼吸暂停;(2)在夜间7h的睡眠中(包括快速眼球转动期及非眼球快速转动期即REM及NREM)至少有30次以上的发作。分型:(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为鼻及口腔气流停止,胸腹式呼吸存在。此型占绝大多数。(2)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为鼻及口腔气流及胸腹式呼吸同时停止。(3)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为开始出现中枢性的,随后又出现阻塞性呼吸暂停。

诊断低通气的根据:呼吸气流较正常振幅下降50%,同时伴有血氧饱和度下降4%。

2.发作性睡病。系不可抗拒的睡眠,可于走路、吃饭甚至骑车、驾车时入睡,酿成大祸。在清醒脑电图中α波很快被睡眠的慢波所代替,而疲乏思睡时的α解体、驼峰及顶部尖波很少,即睡眠潜伏期很短。睁闭眼试验时可出现α倒错现象。为严格诊断发作性睡病的标准,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睡眠实验室于1986年开始开展了多次小睡潜伏期时间的测定,测其平均睡眠潜伏期的时间,成年正常人平均睡眠潜伏期时间大于10min,无REM睡眠;而患者平均睡眠潜伏期时间为5~10min即为嗜睡;小于5min并出现1~2次REM睡眠者为发作性睡病。

临床脑电生理检查的新进展

1.自发脑电检测。迄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是检测人脑生理、病理变化的重要手段。由于能较长时间地描记脑电图及可运用睡眠及各种药物诱发,可进行脑电变化的动态观察,特别对各型癫痫的特殊病理波及其阵发状态均可进行直接观察,故是当前临床常规检测手段之一。

2.诱发电位检测(EP)。是指神经系统在接受各种外界刺激后所产生的特定电反应,在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的相应部位所检出的与刺激有临时关系的电位变化,有其定量的及精确定位的特点,故对一些疾病较常规脑电图检查有较大的效果,在诊断及研究神经系统各部位神经电生理的变化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已有体感诱发、视诱发、听诱发等检测方法服务于临床。

3.运动诱发电位。是1985年Barker’s经颅采用电刺激。或磁刺激运动皮层,从肢体远端记录运动系统的动作电位,以测定中或周围的运动传导功能。

4.脑地形图检测(BEAM)。始于60年代,到70年代发展迅速。本技术通过计算机分析及成像技术,将脑电信号在一定时间内提出后,画出相等值的彩色头形分布图,并将脑电信号通过时空定量分析,显示各频段每一导联的绝对的及相对的功率谱及能量直方图,以反应大脑各部位的机能变化。

5.对脑电的监测手段。(1)磁带记录:一般采用可携式盒式磁带(AEEG),贮存来自头皮并通过差分前置放大器信号,可贮24h的信号。(2)遥测脑电录像(TEEG-VR):又名闭路电视脑电图(CCTV-EEG),即在病人身上带有前置放大器、导联选择器及编码仪,可将脑电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通过50m电缆传送到编码仪及计算机,再将数字信号复原为脑电信号,由脑电仪记录或显示于视屏上,病人可在一定范围内活动,另有两个摄像机监视病人,广角镜头览视全身,特殊镜头监视面部,最后在1个视屏上同步显示脑电图及病人情况。(3)多导无线电遥测(Malliplexed redio telameter):通过无线电发射机传递信号,病人可自由活动。

6.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rδ potential,ERP)。ERPS系人们对各种散离的刺激事件进行信息加工时所诱发出来的一系列脑电位活动,于头皮上记录到这种相关的诱发电位变化称之为事件相关电位。它是一种有心理因素参与的诱发电位,这种ERPS变化被认为是观察人脑信息加工过程的第二窗口,它比一般采用的行为测量能更精细地说明神经机理。ERPS是1965年Sutton等利用Oddball方法,于事件刺激后大约250~450ms记录到一个大的正向慢波,故命名为P300。目前在临床和科研中最常用的诱发波即P300。据文献报道,ERPS已用于多种工作负荷或工作能力的评定,近几年也逐渐用于临床,如美国空军已用于测试选拔飞行员及预测未来飞行成绩。大泽美贵雄(1989)用此方法对正常青少年的智力发育进行研究。下河内等(1986)用于研究成年人的脑萎缩。Judith(1983)用听、视觉刺激测试痴呆、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病人的ERPS,其潜时均有延长。Gummon(1985)测试脑血管意外病病人的ERPS,结果表明其P300幅度下降明显。

【参考文献】:

1 Guilleminault C.Science,1993;18:856~858

2 冯应琨.临床脑电图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

3 Gui lleminault C.Sleep and waking disorders:indications and techniques.,Menio park Addisonwestleg publishing CO.Madical/Narsing division.1982,183~209

4 徐敬琴,等,北京市脑电图学组论文集(第1集),1984,1~5

5 张振民,等.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4,3~4

6 黄席珍,等.中华医学杂志,1987,67~11

7 徐敬琴,等.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7,20:362~364

(北京协和医院徐敬琴副教授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5/19 20: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