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释义

【弩】
 

拼译:crossbow
 

弩是中国古代装有张弦机构(弩臂和弩机),可以延长张弓时间,更好地瞄准的弓。据文献记载,中国发明原始木弩的时间应不晚于商周时期(见《礼记·缁衣篇》、《韩非子·说林篇》)。而公元10世纪,古俄罗斯才出现弩,西欧则在11世纪末才出现弩。至今已发现的最早的较完整的弩,是河南省洛阳市中州路出土的战国中期的弩。这件弩制作的相当考究,弩机为铜质,木质弩臂末端装有镀银的铜弩踵,前端装镀银的蛇头状铜承弓器。弩机铜郭内的机件有望山(瞄准器)、悬刀(板机)、钩心和两个将各部件组合成为整体的键。张弦装箭时,手拉望山,牙上升,钩心被带起,其下齿卡住悬刀刻口,这样就可以用牙扣住弓弦,将箭置于弩臂上方的箭槽内,使箭栝顶在两牙之间的弦上,通过望山瞄准目标,往后板动悬刀,牙下缩,箭即随弦的回弹而射出。春秋晚期,实战中开始重用弩。公元前341年,在著名的马陵之战中,孙膑就是以“万弩俱发”的突击攻势,战胜了轻敌而怠惫的庞涓的大部队。当时所用的弩是以臂力张弦的臂张弩,所装的弓比一般弓小,弩箭也相应地短些,射程百步左右,并不很远。至战国晚期,出现了性能更好的以足踏张弦的蹶张弩。西汉时出现的弩,根据勾股定理的弩机的望山刻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射击标尺(近似近代步枪上的表尺),以便准确地命中目标。东汉时出现了腰引弩,其强度约合270千克。明朝的《武备志》称之为腰开弩,“力弱者用蹶张,力雄者仍用腰开”。汉朝强弩的射程可达400米左右,其中强度最大的十石弩(又称大黄弩)。汉朝名将李广于公元前121年与匈奴作战时,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以大黄弩射杀对方将领而扭转战局。汉朝郡国还组成了以弩手为主的步兵兵团“材官”,其指挥员的官号就称“强弩将军”。装有连射机构的连弩始见于东汉班固撰《汉书·李陵传》:发连弩射单于。三国时期,诸葛亮改制的连弩,大量装备蜀国部队,“一弩十矢俱发”(西晋陈寿撰《三国志·诸葛亮传》),威力很强,对魏国的军队威胁很大。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5/19 9: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