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海西运动
释义

【海西运动】
 

拼译:hercynian orogeny
 

又称华力西运动(Variscan Orogeny)。海西及华力西以德国南部山系而得名。德国地质学者把“海西褶皱带”看作北西向褶皱而无时间概念,而法国和瑞士地质学者赞同M.Bertrand意见,将海西用于时间意义造山运动,并把北阿尔卑斯的结晶岩体看做海西运动的产物。与它相当的运动还有阿尔泰运动。该词徐士(Suess)曾称为阿莫利亚加运动。海西运动时代从石炭纪至二叠纪。在全球范围内它比早古生代加里东运动有更为广泛的影响。

王鸿祯(1956)最早介绍了史蒂勒(Stille,1924)根据中欧各山系褶皱强度将海西运动划为5幕:

70年代对这一运动的解释不尽一致,大致有3种:指德国南部哈尔茨山区的晚古生代晚石炭世末发生的一次造山运动;晚古生代发生的造山运动;晚古生代发生的地壳运动(包括造山运动和造陆运动等)。

中国张文佑等(1983)将泥盆纪至二叠纪整个晚古生代作为海西构造旋回或海西阶段。因此,海西运动也就是晚古生代地壳运动。

海西运动所形成的世界著名山系有:(1)乌拉尔海西褶皱带。位于东欧与西伯利亚之间的一个古生代活动地槽带。早古生代具有沟弧体系特征。晚古生代该带西南仍具优地槽特征,其余地区为冒地槽沉积环境。石炭纪晚期发生强烈的地壳运动,优地槽整体褶皱上升;冒地槽形成山前凹陷。二叠纪中期强烈的造山运动致使冒地槽全部褶皱上升。(2)西欧海西褶皱带。位于欧洲中西部的英格兰东南部、比利时、法国、德国和捷克等地区。该活动带其北为东欧地台和英国加里东褶皱带的巨大地块,其南为波希米亚地块和法国中部地块组成的莫尔丹努布隆起区。由于古欧洲板块(或称欧美板块)和冈瓦纳地块之间的相对加速移动并相互碰撞,引起晚古生代西欧海西地槽褶皱、上升。其中泥盆纪末发生的“布列东运动”所引起的褶皱变形主要限于地槽南部,可能是由古欧洲与冈瓦纳大陆之间的初始接触所引起。早石炭世末发生的苏台德运动,表示了冈瓦纳大陆与古欧洲板块间的碰撞、拼接,导致整个地槽发生强烈的褶皱、断裂和变质作用,在南部有广泛的中酸性岩浆活动。晚石炭世末的阿斯突里运动使该区褶皱成山,最终形成西欧海西褶皱带。(3)阿巴拉契亚海西褶皱带。晚古生代时,阿巴拉契亚地槽位于北美东部,属于欧美地块南缘的一个活动带。中泥盆世阿卡德运动使其北部优地槽发生褶皱、变质作用形成褶皱山系。晚石炭世末的地壳运动,使阿巴拉契亚地槽进一步褶皱。二叠纪中期阿勒格尼(Alleghenian)运动,该地槽受到强烈的变形形成巨大的褶被山系。

海西运动在中国西北、内蒙和东北北部地区表现极为强烈,地处天山、准噶尔山、阿尔泰山、北山、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晚古生代沉积,在石炭、二叠纪先后褶皱形成山系。这一时期运动在中国称为天山运动,对于晚二叠世末期的运动,甘肃北山地区又称北山运动。在中国华北和南方地区,海西运动表现为升降运动,如华北中奥陶统与中石炭统之间的平行不整合,中、上石炭统的海陆交互相沉积与二叠系的陆相沉积,华南石炭系与二叠系及上、下二叠统之间的平行不整合接触,藏南早二叠世早期为陆相沉积,晚期又为浅海相沉积,皆显示升降运动特征。与海西运动相伴生的侵入岩主要分布于天山、北山和阴山地区,其次是昆仑山、阿尔金山和滇西。在秦岭、西藏、川滇、中南地区以及台湾等地区也有少量出露。海西期侵入岩可分为早(泥盆纪)、中(中、晚石炭世)、晚(二叠纪)三期。以中、晚期花岗岩类分布最广,多呈较大的岩基出露,如北山地区海西期花岗岩占露头区的三分之一强,其中中期花岗岩浆活动达到了高潮,晚期其次,早期据为第3,为挤压构造体制为主的产物。东北地区的吉林花岗岩体,规模巨大,几乎占据了整个吉林和黑龙江东部广大地区。

海西早期侵入岩以基性、超基性岩为主,形成于张性地动力环境,见于天山、北山、滇西、川滇等地。在天山、北山、祁连山等地有花岗岩分布。海西中期花岗岩类广泛分布于大小兴安岭、内蒙、北山、阿尔泰山等地,同位素年龄在2.25~2.90亿年。基性、超基性岩分布更为广泛,其中有天山东段、阿尔泰山、北山及内蒙北部等地。东疆黄山地区超基性岩中赋存大型铜镍矿床。晚期以花岗岩、白岗质花岗岩为主,广泛分布于东北东部、内蒙北部、天山、昆仑山、滇西等地,同位素年龄界于2.3~2.6亿年。

晚古生代不同阶段的早、中、晚海西运动,导致全球地壳构造演化的总趋势是:全球早古生代末的欧美板块、西伯利亚板块、中国的华南板块、塔里木板块及中朝板块,以及包括由非洲地块、南美地块、印度地块、澳大利亚地块、南极洲地块所联合在一起的冈瓦纳地块逐步靠拢,随着板块间的“碰撞”,板块边缘的一些海西地槽带相继上升褶皱为造山带。这些晚古生代褶皱带主要有:欧美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交界处的乌拉尔海西褶皱带、欧美板块南部的阿巴拉契亚海西褶皱带、西伯利亚板块与中国板块、印度板块之间的亚洲中部和北部的哈萨克斯坦、阿尔泰、天山、昆仑、蒙古国、内蒙、大小兴安岭等地区的海西褶带。南半球围绕冈瓦纳大陆的边缘的澳大利亚东部,非洲西北部和南缘等地也存在海西褶皱带。二叠纪末,晚期海西运动将原来彼此分离的各板块通过海西褶皱被带的形成而相互连结,从而出现一个新的统一联合古陆(泛大陆)。

【参考文献】:

1 王鸿祯,地史学教程,1956,241~243

2 张文佑,等.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图,1983

3 冯益民.中国北方板块造文集(第1集),1983,17~34

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武汉地质学院.中国古地理图集,1985,3~4

5 李亚美,夏德馨.地史学,1985,303~305

6 甘肃省地质矿产局.甘肃省区域地质志、1989,617~620

7 左国朝,何国琦,等.北山板块构造及成矿规律,1990,40~80

(甘肃省地矿局地质科学研究所左国朝高级工程师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5/19 12: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