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中国黑热病的地理流行病学
释义

【中国黑热病的地理流行病学】
 

拼译:the geographical epidemiology of kala azar in China
 

黑热病是一种有明显地域性的寄生虫病,其分布很广,波及亚、非、欧、美四洲的4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曾流行于黄河流域的17个省、市、区。经过大规模的调查和积极防治,在大部分疫区此病已得到控制,有些地区多年已无新病例发生;但在甘肃、新疆、四川、陕西等地的少数县市,近10多年来不仅发病数增加,疫区有扩大趋势,甚至在已多年无病例发生的地区又出现了新病例或新疫区。这与当时未考虑到各地黑热病的地理流行病学的异同,在措施上缺乏针对性不无关系。

由于地貌的不同,各地的传染源和媒介白蛉的生态习性等各有特征,以致同一方法的防治效果也不一样。王捷等(1976)根据地貌把中国的黑热病流行区分为平原型的、山丘型的和荒漠型的3种类型。管立人等(1985,1986)提出土壤是影响蛉种组成和分布的主要因素。但是,就目前所知,亚力山大白蛉不仅是吐鲁番棕色荒漠土山麓的优势种,也是河西走廊中部灰棕荒漠土山麓的唯一蛉种。这表明除了土壤可影响蛉种组成和分布外,可能还有诸如气候、天然植被、腐殖质等自然地理因素。为此,在以往按地貌类型分类的基础上,对气候、土壤、天然植被、动物等也应加以分析。

不同地貌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平原区多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包括海河和黄淮间的平原及关中平原。地势广阔平坦,间有小片丘陵。土壤为褐色土、黑垆土,在中间亦有草甸土,土壤内有大量的腐殖质。天然植被原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因久经开垦和耕种,已成为大面积耕地,村落密集,人口众多,中大型野生动物已极少。属于平原的有冀南、山东、苏北、皖北、豫东、陕西的关中、湖北东北部以及新疆喀什附近的老居民点,均为主要的农业种植区。

山丘黄土塬区属温暖带半干旱地区,东起辽东半岛至山西中部山岭和山间盆地、陇南的部分山丘及陕甘宁黄土高原地区。地面组成物质大都为黄土,天然植被为干草原、森林草甸与草甸草原交错的复合型。土壤为黑垆土,有大量腐殖质,但盐渍化普遍。山丘的特点是山峦绵连,峡谷相间,山间有小型平坝;黄土高原则沟壑陡峭,但塬顶平缓,梁峁分布于塬的边缘,除塬顶外,耕地面积小而分散,地面大多未曾垦种,居民傍山而居,村落小且散在。豺狼狐等中小型野生动物极常见,有河西走廊以东的甘肃、宁夏、川北、陕北、豫西、山西、冀北、北京北郊、辽宁等地。

荒漠区为温带和暖温带干旱地区,前者有内蒙古的西部及河西走廊,土壤属灰棕荒漠土;暖温带干旱地区有甘肃的最西端,新疆天山南路的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的荒漠地带,土壤为棕色荒漠土。两种地带盐渍均普遍,植被稀疏,为旱生灌木和半灌木,腐殖质很低,但在河流两岸及湖泊附近有芦苇、柽柳或胡杨生长的地方,则为灰甸土土壤,腐殖质丰富。有一定量的野生动物。内蒙古的额济纳旗和新疆的塔里木盆地以及吐鲁番均属此类。

不同地貌地区黑热病流行病学的特点

1.流行情况 平原区曾是中国黑热病的主要流行区,流行率颇高,最高的为44.0‰,流行极为严重,常有大流行,几乎村村都有病人,常常一家数口同时或先后发病,严重的村庄发病率高达20%,病人以大龄儿童和青年为主,婴幼儿的发病率很低,<5岁为8.3%~50.4%,<10岁为33.9%~76.3%。在山丘黄土塬区,发病率很低,在甘肃和青海的流行率分别为16.0‰和11.5‰。病人极为散在,甚至一个乡或几个乡才有一个病人,病人间无明显的传播联系,患者以婴幼儿为主,<5岁占71.5%~86.5%,<10岁为81..0%~95.4%。荒漠区的病人更加散在,病人仅见于白蛉季节后,次年早春后即告绝迹。病人为婴幼儿,<2岁的占91.2%,<3岁的占95.9%,成年病人极少。

2.传染源 基于生物演化系从低等到高等,杜氏利什曼原虫和其他利什曼原虫一样,在人类出现前就已存在于野生动物中,可能主要是犬科动物。由于世代繁衍和生活上的需要,人类进入有此病存在的万古荒原地区,与人为伴但活动广泛的家犬可能首先从野生动物得到感染,尔后通过犬再传给人。从进化和发展来看,自然地理环境不同,传播环节也迥异,传染源可分为野生动物源性、动物人源性及人源性。发现自然感染的动物,除家犬外,狼、豺、狐、貉、豪猪、薮猫、小斑獛及鼠等。在平原区,内脏利什曼病犬比较少见,多数地区均无病犬,有病犬的村落黑热病不一定严重,甚或无病人发生,表明此病主要是人的病,犬仅偶有感染。在检查的93626只犬中,感染者152只,平均感染率为0.16%,病人和病犬的关系并不密切,为人源性。在山丘黄土塬区,犬内脏利什曼病极为常见,感染率很高,为0.11%~7.32%,有的高出人感染率的几倍。在该区共检查28428只家犬,平均感染率为0.81%(230只)。在病犬户及附近常出现病人。在过去防治黑热病时,曾普遍进行灭犬,以致家犬绝迹,人发病率亦因之下降,以后养犬重新兴起,病犬又再出现;进山较久的家犬和在山上的护羊犬均有感染的事实,说明病犬仅是续发传染源,原发传染源是包括貉在内的野生动物,家犬仅是串通宿主。这些事实说明感染的野生动物、病犬和病人都是传染源,其中病犬是主要的,为动物人源性。在荒漠区,野生白蛉的前鞭毛体自然感染率很高:塔里木的吴氏白蛉为6.0%,吐鲁番的亚历山大白蛉为2.0%,病人均发生在白蛉季节后,白蛉季节前和季节中查不到病人,家犬数量很少且从无病犬发现,说明传染源存在于野生动物,为野生动物源性。但系何种野生动物仍不明确。

媒介白蛉及其生态习性

在河西走廊以东的流行区,中华白蛉是人黑热病和犬内脏利什曼病的唯一媒介。平原区的白蛉为家栖,其孳生、活动、栖息均限于居民点内,以人、牛为主要吸血源,活动范围比较局限。在山丘黄土塬区的白蛉则为野栖,以山洞、岩缝等为栖息地,其数量为村内的几倍,并以血消化后期、卵巢即届成熟或产过卵的雌蛉为多,在村内主要在畜圈栖息,住屋内极少,并以饱食鲜血、卵巢发育早期的为主,说明白蛉来自野外。新疆喀什一带的媒介为中华白蛉长管亚种,亦在住屋、家畜圈内栖息,为家栖蛉种,但亦有一定的野栖习性。在新疆塔里木和内蒙古额济纳旗则以吴氏白蛉为媒介,在吐鲁番可能还有河西走廊部分近山麓的荒漠地区以亚力山大白蛉为媒介。这两种白蛉在野外的分布极为广泛,荒漠中的各种生境都有大量白蛉,黄昏后飞入居民点活动和吸血,午夜后又飞返野外,均为典型的野栖蛉种。

在中国,黑热病主要流行于综合自然区划的温带和暖温带地区,说明上述地带具有适宜于媒介白蛉孳生和生存的基本条件。自然地理环境的因素很多,为气候、地貌、土壤、植被、动物、水文等的有机组合的统一体。人为的变化对各个地理因素的影响很大,一个因素的地域变化也往往影响其他因素的变化。又如一般棕色荒漠土的特征,由于地方性条件的不同,在不同地点,土壤性质也不完全一样。因此,研究这些因素对黑热病的流行以及媒介白蛉的孳生和生存很有意义。在荒漠区的传染源至今不明,经过垦种等人为改变,对此病的流行和媒介白蛉有哪些影响,应探索其防制的可能性。在山丘黄土塬区,除貉外,还有哪些自然感染的野生动物。中国幅员广大,各地的动物种类并不相同,野生动物宿主可能因地而异。对野栖蛉种尚无有效的防制方法。在河西走廊中部的荒漠中有无黑热病的动物源存在?由于黑热病一般均无再感染发生,免疫诊断应采用检测抗原或抗体,何者更为简便、经济、适用且有效?这些问题均有待于加以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4~205

2 Garnham P C C.Progress in parasitology.,Lond on:University of London,The Athlone Press.1971,14~25

3 管立人,王捷.流行病防治研究,1976,(3):225~232

4 管立人,许永湘.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5,3(1):1~4

5 管立人,许永湘.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6,4(3):169

6 王捷.中国人兽共患病学.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853~875

7 王捷.寄生虫病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8~40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王捷教授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5/19 17: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