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气道高反应性b
释义

【气道高反应性b】
 

拼译:ronchial hyperresponsiveness
 

BHR气道高反应性是支气管哮喘重要而关键的特征,随着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BHR的研究也极为活跃。有关BHR机理的研究又为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更有可能为哮喘的防治带来新的突破。

BHR是指气管、支气管树的异常敏感状态,即对于多种物理的、化学的和药物的刺激产生的超常的非特异性支气管收缩反应。这些刺激还包括过敏原、环境刺激、病毒呼吸道感染、冷空气或运动等。自从19世纪40年代有人证实组织胺和胆碱药物对哮喘患者的支气管产生的收缩作用大于健康人以来,对BHR的机理、诊断和应用的研究都有了很大进展。

BHR由许多不同的复杂机制引起。炎症被普遍认为是导致BHR最重要的机理之一,尤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最受重视。很多病理生理学方面的研究资料显示,增加气道炎症的刺激通常能增加气道反应性,吸入皮质醇激素对气道炎症的抑制可降低由于炎症而引起的气道反应性增高。对在正常人和哮喘患者进行气道激发试验前后所作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术中,发现哮喘患者的灌洗液中嗜酸球菌、肥大细胞轻度增加,而细胞总数和相对比例同正常人十分相似。夜间哮喘患者凌晨4时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中性白细胞和嗜酸细胞增加,而病人的气道反应性亦从下午4时到凌晨4时逐渐增高。抗原致敏的迟发相哮喘反应者的呼吸功能与嗜酸性细胞或嗜碱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加有联系。Chung等发现,抗原激发后6h的BHR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增加相关。动物模型也有确切的证据表明,炎症反应能起动和维持气道高反应性。Hutson用豚鼠模型发现抗原激发2h产生最大的即发相反应,其后在17h和72h有两个迟发相反应高峰,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在激发后6h和17h显著增加,嗜酸粒细胞在17h和72h显著增加。应用体内外技术研究发现,高度纯化的活化中性粒细胞释放的产物不导致急性气道收缩,但可引起气道对组织胺反应性的增强,而吸入从相对纯的活化嗜酸粒细胞群得到的上清液导致急性气道阻塞,却不改变气道对组织胺的反应性。虽然大量的证据断定气道炎症和BHR之间有关系,但BHR也可以发生在无显著气道炎症者,Cibuals等报告,甲苯二异氰酸引起的豚鼠BHR在粒细胞缺乏时也可出现,Evcens等发现臭氧引起的鼠BHR与中性粒细胞不存在联系。

炎症反应过程的介质参与了BHR的形成。在臭氧所致的BHR中,受刺激的上皮细胞释放LTB4;可趋化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自血管内游出,产生更多的炎症介质,如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血栓素A2、前列腺素和白3烯类及血小板激活因子等;这些化学介质的释放可引起支气管的收缩、粘膜水肿及微血管的漏出等。Meade等认为,血小板激活因子是气道高反应最重要的介质之一,能提高与高反应性有关的其它介质的水平,起动介质联,引起哮喘的病理生理和组织病理改变,类似那些死于哮喘持续状态病人的肺部所见。

BHR的神经因素。气道的自主神经包括胆碱能神经和肾上腺素能神经以及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系统(NANC)。BHR不仅与胆碱能神经张力过高和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低下有关,NANC功能失调可能也起重要作用。NANC的神经递质目前还不十分明确,最大可能为血管活性肠肽(VIP)、组氨酸蛋氨酸肽、P物质和其它快速激肽。VIP为存在于人肺中高浓度的多肽,存在于传出神经内,其神经纤维与气道平滑肌、粘液腺、气道血管和副交感神经节相联系。在体外,VIP是最强的支气管舒张剂,并有抑制炎症细胞的功能,可对抗炎症介质的作用。NANC神经系统通过上述的神经递质控制支气管的舒缩、血管的阻力和血流、微血管的漏出和粘液腺体的分泌,但确切的控制途径不清楚。

气道上皮在BHR的产生中也起重要作用。气道上皮中的15-脂氧酶受刺激激活后导致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释放,主要为LTB4和12HETE或15-HETE。HETE为中性粒细胞的有力趋化剂,还能使中性粒细胞脱颗粒,产生超氧基,收缩支气管及激活蛋白激酶C,并涉及到气道上皮气通道的调节,这些作用均可引起BHR。另外,上皮的损害会引起其所含的中性内源性多肽酶的丧失,使神经激肽分解减弱,引起持续的收缩。上皮的脱落还会导致神经末梢的暴露和某些受体(如刺激性受体)的致敏,通过神经轴突反射引起支气管收缩。鉴于以上理由,有人将哮喘称为上皮细胞病。

BHR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根据激发方法的不同分为特异性的和非特异性的激发试验。特异性激发试验用过敏原做刺激物,能为寻找致敏原提供依据。非特异性激发试验最常用的仍为传统的组织胺或乙酰甲胆碱试验。为了进一步研究BHR的发病机理和诊断上的需要,人们一直在寻找更为特异、敏感、有价值的方法。

早在1960年代后期,麻醉学注意到雾化气雾吸入能引起支气管的收缩,从而引起对渗透压改变导致的气道痉挛机理的研究。非等渗液体雾化吸入造成气道粘膜渗透压改变,这种改变能提供细胞激活的充分刺激,致使各种化学介质释放。非等渗液体激发试验估测BHR最常用的为蒸馏水和高渗盐水等。二氧化碳过度通气试验是基于运动性哮喘发病机理而提出的。过度通气所造成的水分丢失使气道粘膜成为高渗环境。由于呼吸道的渗透压改变是哮喘患者最常遇到的刺激,它引起的气道狭窄机制与其他自然刺激激发的哮喘机制相似,故对渗透性激发试验的研究十分活跃。其他使用的激发物还有腺苷、心得安及某些化学炎症介质类物质。但各种BHR检测法以何种最好及其间的相互关系如何还存在争论。Lemire等比较超声雾化蒸馏水吸入和冷空气高通气激发试验,发现在哮喘病人中两者相关性较小,从而推断其激发的作用机制不同。Tessier等的研究资料表明,哮喘和正常人中的乙酰甲胆碱和冷空气激发试验的结果均有很好的相关性。

关于BHR和哮喘的关系亦存在争论。多数学者认为BHR是哮喘的典型特点。BHR的水平通常同哮喘者的临床严重性和需要的药物有关系,但BHR不等于哮喘,许多其他肺病都有BHR的存在。Filuk等认为乙酰甲胆碱和冷空气激发试验都不能作为哮喘诊断的特异性指标。但Mann等用腺苷激发试验发现,在非哮喘对象中不引起支气管收缩,但对哮喘患者可产生明显的剂量依赖气道收缩。

治疗BHR用短期降低和长期降低支气管高反应性的两类药物。短期降低BHR的药物有β-肾上腺素激动剂、色甘酸二钠、皮质激素及速尿、组织胺拮抗剂等;长期降低BHR的药物主要是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其他非药物措施有催眠疗法、避免接触过敏原等。血小板激活因子拮抗剂做为一类新的治疗BHR的药物已试用于临床,初步显示了良好的效果,是最有希望治疗BHR的药物之一。

BHR未来的研究方向为:BHR是先天的还是后天获得的?BHR的病理生理学是否有最后统一的定论;无症状的BHR是否就是哮喘的前期表现?以及更特异性的BHR诊断方法以及BHR治疗药物,特别是某些介质拮抗剂的研究等。

【参考文献】:

1 Mann J S,et al.J Appl physiol.,1986,61:1667~1676

2 Rimmer J,et al.Clin Allerge.,1986,16:221

3 Cockroft D W,Ann Allergy,1987,59:405~414

4 Tessier P,et al.Am Rev Respir Dis,1987,136:1418

5 Silber G,et al.Am Rev Respir Dis,1988,137:606

6 Filuk R B,et al.Chest.1989,95:948~952

7 Lemire T S,et al.Chest 1989,95:958

8 Lai C K.J Appl Physiol,1990,68:916

9 Phillips G P,et al.Am Rev Respir Dis.,1990,141:9~13

10 Quachenboss J J,et al.Am Rev Respir Dis.,1991,143:323~330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安成教授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5/19 21: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