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分析仪器与仪器分析
释义

【分析仪器与仪器分析】
 

拼译:analytical instrument and instrumental analysis
 

利用物理学、化学及生物学的规律,可以研制成多种分析仪器(AI),进行仪器分析(IA),即研究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测定物质的成分。

人类从事物质研究的历史悠久,但从定性描述发展到定量研究则是18世纪以后的事。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原子论的进一步发展,电子与放射性的发现以及机械工业的振兴,促进了早期的AI试制与IA研究。例如,1857~1882年间,司塔斯(J.S.Stas)利用灵敏度达到0.03mg的分析天平,测定了银、氯、氮等10种元素的原子量;1852年,司托克斯(G.Stokes)利用分光计测定了奎宁和叶绿素发出荧光的波长;1860至1907年间,人们利用原子发射光谱仪(AES)发现了铯、铷、铊等13种元素;1906年,茨维特(M.Tswett)利用经典液相色谱法分离了植物色素;1912年,汤姆逊(J.J.Thomson)利用质谱仪(MS)发现了同位素;1915年,本光多太郎利用第1台热天平进行了热分析研究;1922年,海洛夫斯基(J.Heyrovsky)创立了极谱法,开创了电化学分析的新局面。

20世纪30~40年代,由于科技、生产的发展以及二次大战的发生,对IA的要求与日俱增;由于电子管、记录仪等元器件的应用以及仪器制造工业的发展,促使科技先进国家走上AI的工业生产之路。这一时期的AI产品包括pH计、极谱仪、电导仪等电化学式分析仪器和比色计、AES、火焰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IR)、紫外分光光度计(UV)、非色散型红外线气体分析器等光学式分析仪器以及X射线衍射仪、电子衍射仪、MS等大型分析仪器。1933年,鲁斯卡(E.Ruska)研制成功透射式电子显微镜(TEM);1939年开始,欧美国家相继推出TEM商品,成为微观结构研究的有效手段。电泳现象早在1808年就被发现;1937年,梯塞利乌斯(A.Tiselius)利用电泳法成功地分离了蛋白质,使电泳仪成为生物化学研究工具。1941年,马丁(A.J.P.Martin)等提出气-液色谱理论;1944年,扎弗依斯基(Y.K.Zavoyskiy)发现电子顺磁共振(EPR)现象;1946年,布鲁赫(F.Bloch)与泊塞尔(E.M.Purcell)分别发现核磁共振(NMR)现象。这些工作揭开了发展相应的AI与IA的新篇章。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AI普及率较低,适用于有机分析的仪器尤为缺乏。在分析领域中,化学分析所占份量远大于仪器分析。

20世纪50~60年代为AI与IA发展的黄金时期,在仪器研制、分析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等方面都有长足进步。有机分析方面,低分辨NMR发展成为快速测定湿度、脂肪等成分的非破坏性方法;高分辨NMR则与IR、UV、MS共同成为有机结构分析的四大谱仪。基于物理化学分离原理设计而成的气相色谱仪(GC),由于分析效果良好、价格适当而获得广泛应用;经典液相色谱法则在徘徊半个世纪后,由于采取了高压泵、高效固定相与高灵敏度检测器等措施而发展为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成为强有力的有机分析工具。50年代问世的薄层色谱仪(TLC)在生物化学研究中发挥重大作用。在解决色谱载气分离与质谱快速记录等关键技术问题后,1965年出现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的商品,充分发挥GC定量与MS定性的优势,开拓了有机分析的新局面。无机分析方面,1955年,瓦尔什(A.Walsh)发表了《原子吸收光谱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论文,奠定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的理论基础。AA仪器的灵敏度很高,选择性良好,可测定70多种元素,已在冶金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1958年以商品形式出现的真空火花源质谱仪,可同时检测周期表上所有固体元素,已在半导体、冶金、陶瓷等领域中获得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装置既是一种强光源、也是一种高效离子源;60年代初期在常规AES中引进ICP,明显地提高了分析灵敏度与线性度,使古老的AES焕发青春。表面分析方面,卡斯坦(R.Castaing)于1951年推出电子探针分析仪,以聚焦的电子束为“探针”射向被分析表面,激发出X射线,成功地实现了表面微区的成分分析。约10年后,卡斯坦又与斯罗德赞(G.Slodzian)共同推出离子探针分析仪,以聚焦离子束射向被分析表面,溅射出次级离子并用MS进行分析。1951年,米勒(E.W.Müller)发明了场离子显微镜(FIM),成功地以原子级的清晰度观察固体表面,随后引进了质量与能量分析器而发展成为原子探针分析仪。1954年,塞格班(K.Siegbahn)等采用高分辨本领的电子能谱仪研究由X射线照射被分析表面产生的低能电子,继而发展成为化学分析电子能谱仪(ESCA),有效地进行有机与无机化合物的结构研究。1957年穆斯鲍尔(R.L.Mossbauer)建立了通常称为穆斯鲍尔光谱法的核γ射线共振光谱法,相应的穆斯鲍尔谱仪则发展成为独特的射线式分析仪器。60年代相继出现了多种称为离子选择电极的化学传感器与第1代生物传感器,提供了进行化学、生物研究的新手段。

20世纪70年代以来,IA在分析领域中占据优势。研究热点有:(1)采用新原理、新材料、新工艺,发展新型传感器(例如半导体气敏电极、离子选择电极、酶电极、免疫传感器、光纤传感器)与检测器(二极管阵列、电感耦合器件、微通道板式电子倍增器等等),以提高物质信息的获取、转换与检测效率。(2)引进变换技术。例如,在IR、NMR与ICRMS即离子回旋共振质谱等仪器中,引进傅里叶变换(FT)技术,提高了仪器的分辨本领、灵敏度与分析速度;在光谱仪器中引进哈达马(Hadamard)变换技术,改善了图像处理功能与信噪比。(3)应用激光技术。采用多种激光器作为新型光源,大大改善了仪器性能。例如,1928年发现拉曼(Raman)效应后,由于拉曼散射光的强度较弱而难以实际应用;采用激光光源后,使拉曼光谱仪成为研究分子结构的重要工具。利用激光与物质作用产生的光发射、光吸收、光热、光声、光电离以及激光诱导荧光等等效应,为研究多种新型AI并用以进行物质的结构、状态与价态研究、微区与剖层分析、无损检测与遥感遥测开辟了广阔天地。(4)应用计算机技术。在AI中应用计算机技术,不仅便于进行数据处理,实现快速变换等功能,而且可以结合自动进样系统与实验室机器人,实现分析过程全盘自动化。(5)发展联用技术。为发挥各种AI与IA的优点,克服其缺点,有必要也有可能发展联用技术。除上述GC-MS已广泛应用并向小型化、微机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外,GC-FTIR、GC-FTIRMS、HPLC-MS、SFC(超临界流体色谱仪)-MS、MS-MS等直接联用仪器均已实现商品化。利用同一真空系统,构成包括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紫外光电子能谱仪、俄歇电子能谱仪、扫描俄歇微探针、低能电子损失谱仪、二次离子质谱仪等仪器的综合表面分析系统亦已成为现实,并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不断改进。(6)发展原子级观察与操纵技术。除上述FIM继续发展外,1982年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继而出现了原子力显微镜,既可观察单个原子(分子),也可加以操纵,成为纳米显微与纳米加工的利器。(7)发展专用仪器。为适应工业生产控制、环境监测、临床生物化学分析等场合对分析测试的特殊要求,需提供专门的进样系统与专用AI,以实现特定场合的连续分析或自动分析。

【参考文献】:

1 Killeffer D H.Rev Sci Instrum,1942,13(2)∶49~53

2 孙传经.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79,1~8

3 [美]威拉德H.H.等著.仪器分析法.李树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26~539

4 凌永乐.原子量的测定.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58~109

5 陆家和,陈长彦,等.表面分析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87,1~464

6 季欧,李玉桂.质谱分析法(下册).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8.220~448.

7 马树芳,徐国华,彭少华.分析仪器原理与应用.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90.1~323

8 高鸿.分析化学前沿.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1~370

(厦门大学季欧教授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5/19 3: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