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雏鸭病毒性肝炎
释义

【雏鸭病毒性肝炎】
 

拼译:duck virns hepatitis
 

雏鸭是一种传播迅速、高度致死性的且以肝炎为主要特征的病毒传染病。如果不用特异性抗体制剂或疫苗接种加以控制,则会有很高的潜在死亡率。

目前认为鸭肝炎病毒有3个血清型,即Ⅰ型、Ⅱ型、Ⅲ型。最早于1950年,在美国纽约市长岛发现Ⅰ型鸭肝炎,目前已遍及全世界。1963年,黄均建等首次报道中国上海发生本病,现在全国至少有10个省市有本病流行。Ⅰ型病毒目前被分类属于小RNA病毒科,对有机溶剂、消毒剂及酸的势的抵抗力较强,无血凝性。可在鸡胚和鸭胚尿囊腔内增殖,在鸡胚组织块中增殖但不产生病变,在鸭肾细胞上增殖并能出现细胞病变,但不能在胰酶消化的鸡胚组织块中增殖但不产生病变,在鸭肾细胞上增殖并能出现细胞病变,但不能在胰酶消化的鸡胚组织和哺乳动物的单层细胞上增殖。本病主要发生于4周龄以内的雏鸭,感染通常呈最急性,发病后2~3d内死亡率即可达100%。成年鸭不发病,绿头鸭和幼鹅可人工感染,棕色大鼠可作为病毒的贮存宿主。本病为接触感染,不经卵传播。发病突然,病鸭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死后呈角弓反张姿态,特征病变是肝肿大,并有出血点或出血斑。确诊常靠病毒分离、鸡胚中和试验、血清保护试验和荧光抗体试验。本病可用弱毒苗和灭活苗对雏鸡和种鸭进行免疫,或用抗体制剂控制。Ⅱ型病毒是一种类星状病毒,1956年发现于英国并主要存在于英国。它与Ⅰ型的和Ⅲ型的病毒无抗原关系,对理化因子抵抗力较强,仅发现使鸭发病,尚未发现其他野生宿主。病毒感染2~6周龄雏鸭,死亡率为10%~50%,并只能进行传播。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是用电镜检出肝匀浆中的病毒粒子。本病病毒经盲传后可在鸡胚或鸭胚尿囊腔中增殖,但很困难。抗体制剂对控制本病是有效的。Ⅱ型病毒在分类上属于小RNA病毒科,但与Ⅰ型病毒无抗原关系。1969年,在美国纽约市长岛发现本型鸭肝炎,并仅局限于这一地区。本病患鸭的死亡率不超过30%。Ⅲ型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可在9~10日龄鸭胚绒尿膜上增殖,也可在鸭胚肾和鸭胚肝(或鸭肾、鸭肝)单层细胞上增殖,但不形成空斑。也只感染鸭。诊断可用鸭胚绒尿膜接种分离病毒,还可将感染的单层细胞或鸭肝用直接荧光抗体试验鉴定。

长期以来,由于难以获得足够纯度的高浓度的病毒抗原,所以Ⅰ型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免疫诊断或免疫监测工作进展不快,进而影响了本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疫苗效果评价。近20年来,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Ⅰ型鸭肝炎。1983年,吕荣修对台湾高雄县各种禽类作中和抗体调查表明,菜鸭的阳性率为100%,土蕃鸭为93%,正蕃鸭63%,鹅73%,鸡67%,火鸡85%;并证明鲤鱼、吴郭鱼及其他鱼类可作为Ⅰ型病毒的宿主,因此使对本病的预防工作更加困难。在细胞培养方面,1982年,戴维斯(D.davis)报告Ⅰ型病毒H55毒株在鸭胚肾细胞上增殖。1986年,又报道了在各类禽胚(包括鹅、火鸡、鸡、珍珠鸡、雉鸡的日本鹌鹑胚)细胞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增殖,但都不产生细胞病变。1986年,伍尔库克(P.R.Woolcock)报道该型病毒在原代鸭胚肝细胞上增殖。1988年,凯勒特(Kaleta)介绍了一弱毒株在原代鸭胚肾细胞的增殖情况,同时发现多种哺乳动物血清(如胎牛血清)对Ⅰ型病毒的增殖有非特异性抑制作用,而鸡血清或鸭血清对病毒则没有抑制作用。在病毒的纯化和免疫学诊断方面,1989年陈博言等运用杂交瘤技术首次成功地制取了抗Ⅰ型病毒R85952毒株的单抗,利用这些单抗首次建立了检测Ⅰ型病毒的夹心ELISA。1990年,范伟兴等应用这些单抗建立了单抗-抗原斑点试验检测病毒。该法是将待检病料点于微孔滤膜上,经50%脱脂牛奶封闭后加入酶结合物,最后放入底物溶液中显色,阳性者红棕色,阴性者不显色。1989年,蒋文灿、罗函禄、范伟兴和吴题曾各自试图用密度梯度和差速率心方法从含毒组织和鸭肝中提纯病毒,并试图建立免疫检测方法,但都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1991年,杨奎等用R85952株鸡胚毒免疫鸭后的高免血清按常规亲和层析方法,从攻毒雏鸭肝匀浆物中提纯出高纯度的病毒,并以0.1molpH7.0NaOH溶液为包被液,按常规方法建立了间接ELISA来检测病毒抗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可用于抗体水平检测:在疫苗研制方面,对于种鸭免疫,1979年戴马可夫(Demakov)等证实鸡胚致弱毒用氢氧化铝吸附并加入皂素后能增强免疫原性。1981年,马林诺夫斯卡牙(Malinovsbaya)证明皂系、甲基胍等物质能提高弱毒苗的免疫原性。1981年,郭富(Gough)等报道用油乳剂灭活苗对母鸭免疫3次能够对孵出的雏鸭提供有效的保护,并发现2~3日龄用弱毒苗免疫、22日龄再用油剂灭活苗免疫所产生的中和抗体水平更高。1991年,伍尔库克认为弱毒苗和灭活苗单独免疫母鸭的免疫效果是相似的。但在12周龄用弱毒苗免疫、18周龄再用灭活苗免疫所产生的中和抗体效价比单独用弱毒苗免疫高16倍,不先用弱毒苗免疫而单独用灭活苗免疫所产生的免疫应答是比较弱的。关于雏鸭免疫,1986年张保华等用组织灭活苗疫雏鸭取得较好效果。1989年,范文明用Ⅰ型强毒致死的鸭胚制成皂素铝胶灭活苗,注射雏鸭后3d产生免疫力,人工感染的保护力在96%以上。1989年,张卫红等将R85952毒株在鸡胚传代培育出81代鸡胚化弱毒疫苗,对雏鸭安全稳定,免疫原性良好,可用于皮下注射免疫、饮水免疫和气雾免疫。1990年,吴志达等将从法国引入的Hepatovox RispensE52弱毒在鸡胚上增殖并进行免疫试验,发现E52弱毒经鸡胚传代培育成E85鸡胚化弱毒,对1日龄雏鸭具有良好免疫原性和安全性。与此同时,人们还注意到母源抗体对弱毒苗免疫的干扰问题,认为接种弱毒疫苗在无母源抗体时最易成功,并且免疫效果还与雏鸭暴露时间和早晚和病毒毒力有关。

尽管在病毒纯化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但病毒的纯化工作还有等于深入,除了完善从含毒组织中提纯病毒的方法外,将更加活跃地开展对病毒细胞培养的研究,搞清病毒在细胞上增殖的条件和规律、纯化细胞培养中增殖原病毒。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对本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方的研究,并建立新的快速简便的诊断方法,对各种疫苗进行评价,以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病毒在水生动物间的传播方式以及如何传播给雏鸭等的流行病学研究将进一步开展。此外,对Ⅱ型和Ⅲ鸭肝炎的研究也将深入进行

【参考文献】:

1 Davis D.Avian Pathol,1982,11:60~610

2 Yong siu Lu.Chinese SOC.Vet.Sic,1983,9:26~31

3 Davis D,et al.Research in veterinary Sic ence.1986,41:133~134

4 Woolcook P R,et al.Disease of poultry,Iowa university press:Ames.,1991,9:597~608

5 范伟兴,等.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1,14:97~101

6 杨奎,等.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1992

7 Woolcock P R.Avian panthol,1992,20:509~522

(山东农业大学范伟兴讲师、硕士撰;陈溥言审)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5/19 18: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