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云芝胞内多糖
释义

【云芝胞内多糖】
 

拼译:polysaecharide-k,PSK
 

云芝胞内多糖是日本平濑进1970年由担子菌纲的云芝菌丝体中得到的以α、β(1-4)葡聚糖为主链的具有抗肿瘤活性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多糖,由于其安全性大、有效性高,故较快地得到临床使用。云芝是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云芝属的高等真菌。国外已研究的有变色多孔菌、杂交云芝、采绒革盖菌3种。中国云芝属真菌共30余种,常见的有云芝和齿云芝两种,大部分省区都有出产。国内研究及应用的PSK从产地来源分有长白山云芝、老山云芝、福建杂色云芝及南京地区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离的菌5号和菌48号等,中国的PSK主要由云芝菌种经深层发酵而提取获得,其化学特性及氨基酸组成与日本三蓝株式会社产的PSK的产品一致。对PSK的生物活性,目前研究进展较多的是:

抗肿瘤作用 PSK对数种实验性肿瘤均有抑制作用,如肉瘤-180(S-180)、肝细胞瘤AH-13、艾氏腹水癌(EC)、三甲基胆蒽诱导的纤维肉瘤、白血病L-1210、白血病-P388、MC-肉瘤、腺癌-755、大鼠腹水肝癌AH-7974、AH-66F等,呈现广谱的抗瘤效应。由于在肿瘤细胞接种之前应用PSK即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因此认为其抗肿瘤作用是通过宿主介导的免疫机制,其作用原理是通过“宿主中介”作用而提高宿主的免疫功能。但在接种瘤细胞后给予PSK也有效,故尚不能排除PSK也有直接杀死瘤细胞的作用。后来体外实验发现,吉田肉瘤和大鼠腹水肝癌细胞AH-13与不同浓度的PSK混合培养48h,癌细胞呈现形态上的异常变化,显示PSK对癌细胞的直接作用。PSK对AH-13培养48h后的IC50为200μg/ml。同时还发现PSK能使3H-尿核苷掺入EC的RNA和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DNA的量减少,也说明其对肿瘤细胞有直接作用。但多数实验报告特别强调宿主中介效应参与的重要性。

影响PSK抑瘤率的主要因素有:其一,动物种属的差异性。PSK的抑瘤效应与小鼠种系密切相关。如在ICR小鼠PSK对S180有显著抑瘤作用,但对AKR小鼠的S-180却完全无效,而对C57BL/6、SL和C3H/He等小鼠的S-180PSK只有中等的或中度的抑制作用。其二,PSK构型上的差异。以β-(1-3)键结合为主链并具有β-(1-6)支链葡聚糖结构的PSK,抑瘤率可达90%;含蛋白18%~38%,多糖主链为α或β(1-4)糖苷键连接的葡聚糖并带有支链的PSK,抑瘤率为57.1%。国内有报告指出,不同构型的长白山PSK对小鼠肝癌的抑制率及带瘤小鼠生命延长率的影响也不相同。其三,对每一种瘤种的疗效需要选择一个特定的最适剂量。PSK对S-180的最适剂量为100mg/kg。其四,肿瘤抗原性的强弱。给DDD小鼠皮下注射3-甲基胆蒽诱发肿瘤,按照肿瘤出现的先后,其抗原性的强弱也不一样。PSK的抑瘤作用与该瘤的抗原性密切相关,抗原性强的肿瘤,PSK对该瘤的抑瘤效应也强;抗原性弱的肿瘤,PSK对其抑制作用也弱,而细胞毒类抗癌药6-MP则无这种相关性。PSK在抗肿瘤作用上还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通过不同途径(静脉、腹腔、口服)给药均可获得明显的抗癌效果,而且静脉、腹腔、皮下或口服给药都几无毒性。

免疫调节作用 PSK并不能增强正常小鼠抗体生成的功能,但在荷瘤(S-180)的ICR小鼠,三硝基苯(TNP)诱导产生抗体(IgG)的功能受到抑制,应用PSK可使之恢复。而在荷瘤的AKR小鼠,TNP产生抗体的功能不受抑制,PSK也不能使其抗体生成增加。在荷瘤(S-180)ICR小鼠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如再接种EC,则其生长较对照组为快,此时应用PSK治疗,则S-180和EC可被完全抑制;而在荷瘤(S-180)SKR小鼠,其免疫功能未发生改变,如再接种EC细胞,其生长则不比对照组快,PSK对其无抑制作用。故只有在宿主免疫功能受抑制的情况下,PSK才表现出抑瘤作用。正常的ICR小鼠应用绵羊红细胞(SRBC、强免疫原)、仓鼠红细胞(HRBC、弱免疫原)和三硝基苯(TNP、半抗原)刺激产生抗体的能力,PSK并不能使之增强,如给该鼠接种S-180后,则SRBC产生IgG、HRBC产生IgM、TNP产生1gG的能力受到抑制,此时i、p、PSK可使其产生抗体的能力恢复正常。这也说明只有在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时,PSK才能发挥促进抗体生成的作用。

体外实验发现PSK对人淋巴细胞培养可促进3H-TdR掺入,提示其有激活细胞免疫的作用;给荷瘤小鼠应用PSK可使已受抑制的延迟型过敏反应(DHR)恢复正常,也提示PSK能促进其细胞免疫。给正常C57BL/6小鼠用低剂量的SRBC免疫时,PSK能增加该鼠脾脏溶血空斑形成细胞(PFC)和血清中血细胞凝集素的含量,表明PSK也兴奋体液免疫。应用PSK治疗小鼠后,在其淋巴结和脾脏的T细胞分布区表现有淋巴细胞增生,故推测PSK引起抗体产生增加是由于其激活辅助性T细胞。

PSK体外实验能激活人体补体系统的经典途径和替代途径。已有证据表明癌症患者血清补体含量升高。故本实验提示补体系统也涉及其抑瘤的免疫反应。PSK i、p、25~50mg/(kg·d)×4d,能明显提高小鼠和大鼠的吞噬指数K2~8倍,故认为其是RES功能的激活剂,在肿瘤的免疫化疗中具有临床意义。

抗病毒和抗感染作用 给予PSK后,通过对脾中活菌数的检查,发现荷瘤动物对假丝酵母、李斯特菌、囊球菌的抗感染力增强;在培养24h的脾细胞上清液中加入100mg/ml的PSK,可引起干扰素(IF)的释放;用800伦琴X-供给小鼠全身照射导致IF的生成抑制,PSK可使其恢复。PSK300~500mg/(kg·d)×3d,能预防流感病毒A3i、v所致的死亡并延长生命。

对急慢性肝损伤组织的保护作用 PSK治疗甲胎蛋白(AEP)低浓度持续阳性病人取得显著疗效,且AEP阴转。临床认为它对肝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具有阻断或延缓作用。PSK对D氨基半乳糖及Ccl4、内毒素血症等所致的肝损害组织均有保护作用,可使模型动物的肝损害减轻和存活率明显增高。

对染色体突变的保护作用 PSK100mg/(kg·d)×7d,本身对小鼠骨髓微核率无影响,但能明显对抗致突变剂环磷酰胺引起的微核率增高;对由香烟烟雾染毒致突变也有对抗作用,说明PSK对致突变剂所致的染色体损伤有对抗和保护作用。

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 动脉壁内巨噬细胞(Mψ)通过清道夫受体摄取脂蛋白或脂蛋白复合物过多,超过Mψ的降解能力是AS发生的原因之一。PSK100μg/ml体外培养可使小鼠腹腔Mψ乙酰低密度酯蛋白(ac-LDL)受体数目增加,提高Mψ对ac-LDL的结合内移和降解,从而降低血中LDL胆固醇。提示PSK可能通过刺激清道夫受体途径在整体发挥降血脂抗AS的作用。

肿瘤化疗及放疗中引起的免疫功能降低是并发各种感染的重要原因,PSK在发挥直接抑瘤作用的同时,通过宿主中介作用而提高宿主的免疫功能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BRM。因毒素血症与重症晚期肝病的某些临床表现存在着病原学方面的重要联系,PSK作为一个RES的激活剂在清除毒素、改善毒血症状、减轻肝损伤方面也具有临床意义;高脂血症时,血液单核Mψ降解胆固醇的能力下降,因此能够促进Mψ降解酯蛋白的药物有可能促进AS斑块消退,降低血脂水平。PSK作为一个Mψ清道夫受体的激动剂,在AS斑块消退、降低血脂水平、治疗AS上是具有应用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Ikeda I,et al.Evaluation of postoperative immunochetherapy for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SK,in“14th Internationnal Congress of Chemotherapy(Abstract)”1985

2 平濑进,ほヤ担子菌カワテタタ抗肿疡性多糖の化学构造に开おろ研究,Ⅱ。分画多糖のB D β Dりソレソ部份构造,药学杂志,1976,96(4):413

3Krestin:Japan Medical Gazette,September 20,1976

4 张之荫,译.多糖类与抗肿瘤免疫,抗生素,1976,4(4):42:49

5 刘爱静.植物多糖药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吉林医学,1984,5(3):45-48

6 李忠.多糖类成分的药理作用,药学通报,1988,23(8):455-458

7 王素品.长白山云芝多糖抗肿瘤的研究,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82,8(6):23-25

8 宋武,等.老山云芝多糖P对噬细胞乙酰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中国药理学通报,1988,4(4):216-219

(华西医科学大学楚延教授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5/18 15: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