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特提斯构造波系
释义

【特提斯构造波系】
 

拼译:tethyan tectonic wave system
 

由位于中国及邻近地区地壳的一系列类平行的北西西一北西向构造带与地块带组成,二者间互排列,呈近等间距分布,在区域上形成一疏一密相间排列的构造格局,张伯声和王战(1986)主编四百万分之一《中国波浪状镶嵌构造图》时,将这些呈北西向疏密相间排列的构造归之于特提斯构造波系,并将其中的构造带和地块带分别用Tt(T=Tethys,特提斯,t=tectonic zone,构造带)和Tb(b=block zone,地块带)表示。由西南向东北方向排列,特提斯构造波系的分带依次为:Tt1-喜马拉雅构造带,Tb1-藏西-滇南地块带,Tt2-西昆仑-哀牢山构造带,Tb2-叶尔羌-滇东地块带,Tt3-东昆仑-珠江构造带,Tb3-柴达木-四川地块带,Tt4-祁连-秦岭-大别构造带,Tb4-准噶尔-河淮地块带,Tt5-阿尔泰-沂蒙构造带,Tb5-查干诺尔-渤海地块带,Tt6-辽河-辽东构造带,Tb6-呼伦贝尔-嫩江地块带,Tt7-额木尔-小兴安岭构造带,Tb7-黑龙江地块带。这些构造带最早出现的时期尽管并不完全一致,但它们至少都是在中生代之前已经形成,并在其形成之后的历次构造运动中都有活动。

特提斯构造波系同太平洋构造波系相交织,形成中国波浪状镶嵌构造网(见“环太平洋构造波系”条及“波浪状镶嵌构造说”条)。

奥地利修斯(E.Suess)于1904年首先使用特提斯来命名中生代时存在于欧亚大陆中南部、直至东南亚和大洋洲北部岛区的古海域。由于现今的地中海正是这一大片东西向延展甚远的古海域在经历多次造山运动之后的残余.所以地质界便将特提斯作为各地质历史时期“古地中海”的同义语.但对特提斯海最早出现的时期颇具争议:传统看法认为始于二叠纪到三叠纪早期,以浅海生物群的对比为准;一些学者则认为始于早古生代,以特提斯海(或洋)南北两侧的生物群各自能够对比为原则;另有认为始于元古宙甚至太古宙者,以北大陆(劳亚)和南大陆(冈瓦纳)之间出现明确的活动性海槽时期计。张伯声(1962,1964,1965)以特提斯命名出现于南北大陆之间的构造活动带,这样就勿须考虑一定存在海或洋,而把特提斯从一个单纯的古地理学名词转化为一个构造学名词了。他(1965)把全球地壳看作是劳亚、冈瓦纳和太平洋这3个巨大地块(后称壳块)同环太平洋和特提斯这两大断裂褶皱带(后称构造活动带)的镶嵌,呈近东西向展布的特提斯带同环太平洋带在东亚和中美地区各有一个丁字接头,中国及其邻区地壳恰恰处于二者在东亚的接头部位。如作仔细的分析,特提斯带并不是真正的东西向展布,而是呈一段北东、一段北西的舒缓波状形态,在东亚地段主要表现为北西向,所以张伯声和王战(1974,1978,1980,1986)便将这一地区发育的一系列类平行的北西向构造带归入特提斯构造波系,因为它们的活动基本上同步或依次(从西南向东北或从东北向西南)传播。

张伯声(1965,1966)把特提斯带看作环球四大地壳波系之一的北冰洋-南极洲波系一系列同心环带中的大圆构造带,但这只是在总体上的一种粗略归属。具体到东亚地区,前述中国及其邻区的特提斯构造波系所属各分带与真正的北冰洋-南极洲波系所形成的构造形象(东西向构造带)则有一定的角度。它们大多对应于印度洋-北美波系,西部地区一些特提斯构造带对应于南大西洋-西伯利亚波系,但它们都受到了东西向构造的影响并对其作一定的迁就。因此,中国的特提斯构造波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太平洋-欧非波系之外的其它三大地壳波系在东亚地区的有机结合。

喜马拉雅构造带(Tt1)构成中国构造网的西南边框,它同其南邻的印度河-恒河平原之下基底岩系间的差异升降超过了洋-陆之间的岛弧-海沟系的最大高差,加之恒河平原之下发现有新生代的火山岩,说明喜马拉雅及其南邻的冲积平原地带是一个当今仍剧烈活动着的“陆间地槽系”,多数人习惯性地将其作为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槽带(或地中海构造带)的一部分。70年代以来的研究表明,喜马拉雅构造带不仅是一个第三纪的造山带,在新生界活动型沉积之下,尚有中生界、古生界以至前寒武系的存在,且有经受过多次造山运动的痕迹,其沉积岩相和古生物大多可与冈瓦纳及扬子区对比。

祁连-秦岭-大别构造带(Tt4)是中国大陆内部最醒目的一条特提斯构造带。以它为界,华北与扬子地壳的性质有较明显差异,二者的地史发展也不相同。王战(1991)通过对东秦岭和中国西南部地壳演化特征的分析之后认为,在该带北部边缘断续呈北西西-北西走向展布的以太华群为代表的太古宙晚期地层(Ar3),是劳亚与冈瓦纳在东亚地区最初始的构造分界(活动性海槽)的产物,太华坳陷槽北深南浅,说明早期地壳在由挠曲发展成挠折之后华北地壳南缘的翘起和扬子地壳北缘的俯倾以及扬子壳的强度不及华北壳;到了古元古代(Pt1),在太华褶皱带之南出现了北秦岭宽坪裂谷,中元古代(Pt2)又向宽坪褶皱带之南跨过秦岭群(Ar3-Pt1)断条,在中秦岭北部形成流岭坳陷槽,新元古代(Pt3)至加里东早期在秦岭构造带出现了-系列类平行的裂谷和裂陷,其中以位于北秦岭和中秦岭之间的丹凤裂谷带最具分界性质。太华坳陷带、宽坪裂谷带、流岭坳陷带、丹凤裂谷带的依次出现,代表了特提斯构造波系挤压与拉张相交替的波浪式演化过程。这些槽谷地带应依次是南北二大壳块在不同地史时期的构造分界。到海西-印支期,由于秦岭地区地壳的强度已增加到足以使华北壳与扬子壳基本上焊接为一体,从而海西-印支期二大壳块的分界便向南跨越扬子地块跳迁到西昆仑-哀牢山构造带(Tt2),中、新生代又进一步依次向西南迁移。

在有关特提斯构造活动带的诸多研究中,劳亚壳块和冈瓦纳壳块的构造分界问题作为当今地质学(尤其构造学)的研究热点仍将持续下去。

【参考文献】:

1 张伯声.地质学报,1962,42(3):275~288

2 陈国达,等.中国大地构造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66~95

3 张伯声,等.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4,1:7~17

4 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构造地质学进展.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26~33

5 Wang Zhan.Proceedings:IGCP Project 321,publ by China Univ GeoscBeijing,1991,239~244

(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战教授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5/18 16: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