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地台活化、活化区及地洼区
释义

【地台活化、活化区及地洼区】
 

拼译:flatform activation,activated region and diwa(geodepression)region
 

地质学发展到了20世纪中期,一些学者在批判地继承地槽-地台学说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相继提出并逐步发展了一些关于大陆地壳构造演化的新概念。地台活化、活化区及地洼区是其中的较著者。

自1859年地槽-地台学说由美、奥两国学者提出并经前苏联等国学者发展以后,关于大陆地壳构造的类型一直被认为只能划分为地槽区和地台区2种,前者活动性强烈,属活动区;后者活动性微弱,属“稳定”区。在判别一个地区的大地构造性质时,人们总是离不开这样的两种选择:即认为“非槽即台”或“非台即槽”,别无其他可能性。在论述一个地区的地壳发展史时,则描绘为仅仅是从地槽(区)阶段进到地台(区)阶段,即由强烈活动阶段转变为稳定阶段。

自20世纪初期以来,不少地质工作者已经陆续发现:各个大陆上有许多地区,其地壳演化史实际上比地槽一地台学说所总结出来的结论远较复杂,以致当该说被运用于研究这些地区的地壳演化全过程及现阶段大地构造性质时,便遇到了困难。例如,中国东部自早元古代(华北地区)或中晚元古代(华南地区)至三叠纪中期(华南)或三叠纪晚期(华北)这段地质时间,确曾经历过地槽阶段→地台阶段。这一段地壳演化史与地槽-地台学说是一致的。在论述这一地区的现阶段大地构造性质时,一般地也就据此称它为地台区。所谓“中国地台”之名,由来已久,习惯使用,深信不疑。英国B.维理士等甚至曾依此认为:在东亚地区中生代是一个地壳运动平静时期。但事实上这一地区的地壳演化到了三叠纪末(华南)或侏罗纪(华北)之后,却出现了与地台区特征相反的情况,地壳运动转变为十分强烈,属造山型,水平运动显著,分异明显,发生了连续型的褶皱及密集的断裂,多推覆构造,并有自具特色的“拱曲构造”,形成了高岭深盆相间的构造-地貌格局,广布全区。其中的山岭名叫地穹,盆地叫地洼。同时有大量的花岗岩浆侵入,并多火山喷发。岩浆侵入及变质作用,常造成强烈的接触变质及动力变质,后者主要为“断裂变质”。地穹山脉隆起急剧,其风化产物便在邻侧的地洼盆地中快速堆积,形成了具有特征性的“假(类)磨拉式建造”。在目前仍处于这一演化阶段的地区,其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带多见;地震频度与强度均高(M≥8)。凡此种种现象,均与地台区的特征完全相异反,以致地槽-地台学说对之无法解释。

早在1927年,中国翁文灏总结了当时许多中国学者野外观察结果,指出这一事实,并称这期造山运动为“燕山运动”。燕山运动的提出,其学术意义不止在于阐明了一期新被认识的造山运动,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动摇了地槽-地台学说对于地壳演化规律问题的认识。它证明了大陆地壳演化在经历了地台阶段之后,还可以继续向前发展,有较新的阶段出现。这个新阶段是一个活动区阶段,说明作为稳定区的地台区可以转化为活动区。1954年前苏联学者V.V.别洛乌索夫(Belousov)把地台区转变为强烈活动地区的现象,起名为“地台活化”(activization of platform)。

然而,对于地台活化这一现象的本质,当时还存在着3种不同的理解:(1)把它看做“地台中的活化部分”,如别洛鸟索夫本人1954年的看法属之(至1960年已修改)。(2)把它理解为地台阶段之后的地槽历史重演,如1937年前苏联谢音曼把燕山运动看成“地台区变成地槽区的极好范例”。(3)认为这是地台阶段之后出现了一种新型活动区的标志。例如,中国陈国达指出,这是地台区向活动区转化;地台活化应理解为地台的活动区化。但这个新活动区虽然与地槽区同属活动区,性质相似,具有活动区的各种共同特征,诸如强烈的造山作用、大的构造-地貌反差强度、高的大地热流、强烈的构造-岩浆-变质作用和沉积作用等,但其各方面具体特征却与地槽区不同。此外还有更易区别的特征,就是它具有更为复杂的地壳结构(一般地具有前地槽、地槽、地台及地洼诸构造层),代表更为高级发展阶段的构造单元。因此,它的出现显然不是该处以前有过的地槽历史的重演,而是地壳演化到达更高阶段的产物。陈国达从1956年开始,对这些事实陆续作过阐明,并于1960年出版了《地台活化说及其找矿意义》一书,进一步作了详细的论证。

陈国达(1956)在其《中国地台“活化区”的实例并着重讨论“华夏古陆”问题》一文中,根据地台活化的本质,把由地台活化所造成的构造区视为既非地台区,也有别于地槽区的一种后地台活动区,起名为(地台)“活化区”(activated region),用以反映它的形成过程。1959年,陈国达又根据这个新型活动区在构造地貌上的最主要特征和认识标志是在于它的地穹与地洼相间的盆岭格局,地洼盆地又是其标志构造层即地洼构造层的分布所在,故又叫它“地洼区”。(geodepression region或汉语拼音diwa)。1959年,前苏联学者杨申(A.Yanshin)把“地洼”术语译成俄文дивa。随后在西方国家的著作中转译为英文tiwe、tiva、deva等。

在1959年的文章中,陈国达把地洼区列为大陆地壳除槽台以外的第3构造单元,并指出其主要特征。至1965年,他又以《地洼区后地台阶段的一种新型活动区》为题,着重对它的鉴别依据作了系统的、全面的论证。陈国达认为:(1)在地壳结构上,地洼区由于一般是继在地槽区→地台区这两阶段之后才出现的,它既可继承地槽(及前地槽)、地台几个构造层,然后又在此基础上发育自己的构造层(地洼构造层),从而形成了更复杂的结构。(2)在构造-地貌上,由于它是以具有造山运动为重要特色的,故反差强烈,起伏急剧。这与地台区之起伏和缓,反差微弱,平宽开阔,以准平原为特征者相反。另一方面,地洼型山脉以短带状、块断成因为主,与地槽型山脉之多作长带状、褶皱成因为主者有别。区内高原发育,山脉也多属高原型(反映以前地台区的地貌特征残留部分)。(3)在构造型相方面,由于地洼型造山作用发生于地台阶段之后,这时该处硅铝构造层较多,硅铝壳厚度也较大,刚性较强,故所成褶皱以宽展型为主;断层密集而多块断型,并有属于半刚性变形的“拱曲构造”。推复构造可发生于或影响及各个构造层。(4)沉积建造方面,由于地洼型沉积盆地通常发生在地壳膨胀、地面上隆的背景上,故主为陆相,并多陆相复理式韵律。山麓相、山间河流相十分发育;并多内陆湖相。(5)岩浆建造方面,其岩石一般以高硅高碱而低铁镁为特色;重熔花岗岩多见。岩浆活动顺序通常由酸中性发展到基性。(6)变质建造方面,以断裂变质沿深大断裂带广泛发育为特色,有时具高压特征,并可出现混合岩化及花岗岩化。

由于上述各方面的特征,使得地洼区可以同地槽区相区别,并且具有重要的成矿作用。自60年代以来,地洼区(活化区)已在各大洲陆续发现。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正在国际上逐渐开展,研究前景宽广。

【参考文献】:

1 Wong W H.Crustal mocement and lgneous activities in Eastern China sincesince Mesozoic time.Bull Geol Soc China,1927,6(1):9~36

2 谢音曼.中国台盾的发展史.苏联地质出版社,1937

3 别洛乌索夫.大地构造学的基本问题.北京:地质出版社,1954

4 陈国达.地质学报,1956,36(3):239~272

5 陈国达.科学通报,1959,3:94-95

6 陈国达.地台活化说及其找矿意义.北京:地质出版社,1960

7 陈国达.中国大地构造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1~52

8 陈国达.中南矿冶学报,1991,22(6):473~486

(中南工业大学陈国达院士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5/18 17: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