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鼠耳蝠染色体
释义

【鼠耳蝠染色体】
 

拼译:the karyotypes of the myotis
 

鼠耳蝠属动物在翼手目中是一个大属,全世界约有94种,占翼手目动物总数的10%。分布在中国的鼠耳蝠有22种,占世界鼠耳蝠属种数的23%,占中国翼手目总数的24%。从染色体分析来研究鼠耳蝠属动物的分类及进化过程,对于目前的形态分类学及系统进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鼠耳蝠染色体的研究,是随着60年代染色体制备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而发展起来的。最早做出巨大贡献的是美国BakerPatton(1976),他们对美国和中南美的18种鼠耳蝠的核型做了报道,进行了组型分析。此后,Stralkov和Volobuv(1969),Harada和Yocida(1978),Bickham(1979),Bickham和Hafner(1978),Harada等(1980),Harada等(1985),Ando等(1987)及张维道等(1985)分别对欧洲、非洲、日本、赤塔、中国等地的32种核型作了报道。Bickham和harada等对有关耳蝠进行了G带、C带的研究,Ando,等(1987),对个别种进行Q带的研究,Bickham(1979)为鼠耳蝠绘制了G带模式图,提出了染色体G带系统命名法。

从已报道的50种鼠耳蝠核型看(自然科学版),它们是一个非常保守的类群,其核型基本上具有以下4个共同特征:(1)除绒鼠耳蝠外,几乎所有种的二倍体数为44(2n=44);(2)所有种均具有3对大的和1对小的双臂染色体(M),除个别种染色体臂数为52和54外(NF=52,54),大多数种的臂数为50(NF=50);(3)所有种的X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个别种例外),Y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4)C-带研究表明,所有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有一个清晰的着丝粒区C-带,Y染色体大部分为异染色质。这些C-带区域经G-带处理亦深染。

鼠耳蝠属动物的核型虽然基本相同,但在历史演变中,分布在新旧大陆的某些种同样发生了某些微小变异。主要表现在:(1)美国的长耳鼠耳蝠、毛鼠耳蝠、大棕鼠耳蝠等核型中,第21对染色体由端着丝粒染色体演变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NF=52,Y由核型中最小的成分演变为相当于第19对染色体大小的端着丝粒染色体(T)。(2)仅第21对染色体变为中部或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SM),其他成分未发生变化。象意大利的长指蝠,捷克斯洛伐克、突尼斯的小鼠耳蝠等,它们的第21对染色体演变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M)。(3)其他成分未变,仅Y染色体由核型中最小的成分演变为较大的相当于第19对染色体的端着丝粒染色体。象中国的大足蝠,意大利、日本的普通鼠耳蝠等。(4)来自日本的M.pruinosus除第21对常染色体变为双臂染色体,Y变为大小相当于第19对常染色体外,NO.1由大的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经近着丝粒区倒位变为大的亚中着丝粒染色体,X经NO.17常染色体重复复制,易位到它的短臂上,由中等大小中着丝粒染色体,演变为大的亚中着丝粒染色体。这种核型,在鼠耳蝠核型中是少见的。(5)染色体组成与其他鼠耳蝠有明显不同的为中国绒鼠耳蝠,二倍体数为48(2n=48),臂数为54(NF=54),是目前已报道鼠耳蝠染色体数最多的一个种。

关于鼠耳蝠属种间进化机制,大部分学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异染色质衍生和罗伯逊易位造成的。C-带和G-带的研究为此提供了一定证据。原始种的微小Y染色体,在历史进程中,由于异染色质衍生而逐渐演变为较大的,相当于No.19大小的染色体;原始种的第21对染色体为微小的端着丝粒染色体,在进化中由于异染色质增长和适当的近中着丝粒倒位,而逐渐演变为小型双臂M染色体(如毛鼠耳蝠)多态性的小型的SM或M染色体。这些M或SM型染色体和经异染色质衍生而形成的Y染色体,经C-带处理,均表现为异染色质型。日本M.Harada和T.H.Yoseda为NO.21染色体的进化提出了假设的进化途径,即:(A)→(MB)→(SMb)→(M)。

关于鼠耳蝠属祖先的核型,张维道(1987,1989)根据在同一个分类阶元中,染色体数目多,具有较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为较原始类型,反之则为较进化类型的观点,提出了分布在中国的绒鼠耳蝠(M.Isniger)可能是现存鼠耳蝠属中最原始的种,其核型可能最接近原始祖先核型的假设。它的演化将遵循罗伯逊易位(主要是着丝粒融合,和衔接易位。类似于绒鼠耳蝠的鼠耳蝠属祖先,在历史进程中,大部分个体由于衔接易位,其核型中4对端着丝粒染色体(T)衔接易位为两对较大的端着丝粒染色体,从而由2n=48,NF=54的核型演变为2n=44,NF=50的核型,如中华鼠耳蝠等;鼠耳蝠祖先的另一些个体,核型中可能有2对T染色体衔接为1对T染色体,另有2对T染色体于着丝粒处融合为1对双臂染色体,从而形成2n=44,NF=52的核型,如长耳鼠耳蝠等。在进化中,可能也有些小型T染色体丢失,从而直接形成2n=44的核型。在外界条件影响下,由于染色体着丝粒融合和衔接易位是随机的,所以不同种间由衔接易位而形成的某些T染色体或由着丝粒融合而形成的No.21M染色体或SM染色体的结构成分不一定相同,从而形成外部形态有一定不同,而核型又基本上保持一致的种类众多的鼠耳蝠。

目前,对鼠耳蝠染色体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进行:(1)继续对尚未进行核型分析的40多种鼠耳蝠进行核型调查,查清这些种的染色体组成;(2)深入开展C-带、G-带、Q-带、核仁区的银染,提高高分辨染色技术。根据对果蝇染色体观察到的可诱导的突变进行遗传分析提示,结构基因总数大约相当于染色粒数目。7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分辨分带技术,使染色体显示丰富的带纹或染色粒,这些丰富的带纹具有种的特异性,可以鉴别染色体易位、倒位、缺失、衔接易位及重复复制的变化。如果结合联会复合体的观察,C-带、Q-带、核仁形成区的银染,就有可能使生物形态、构造和染色体的结构组成统一起来,就会使核学知识真正成为分类学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普及高分辨分带技术,并使其规范化,同时进行联会复合体观察,将有助于搞清楚鼠耳蝠属动物系统分类及核型进化。

【参考文献】:

1 Baker,et al.J M Mammal,1967,48:270~287

2 Strelkov,et al.Pro 11 Conference of the USSR Mammlogy,Moscow,1969,14~15

3 Harad,et al.Chromosoma,1978

4 Backham.Cytologia,1979,44:780~797

5 张维道.安徽师大学报,1984,2:42~47

6 Harada,et al.Experientin,1985,41:1610~1611

7 张维道.安徽师大学报,兽类学报,1986,6(3):233~236

8 Ando,et al.J mamm SocJapan,1987,12:25~29

9 张维道.安徽师大学报,1989,2:71~79

(安徽师范大学张维道副教授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5/19 16: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