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鱼鳞病
释义

【鱼鳞病】
 

拼译:ichthyosis
 

一组在临床上皮肤有鱼鳞状鳞屑、在病理上有角化过度的疾病。对此病的认识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对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已有较多的研究,近代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已进入生物分子学水平。

鱼鳞病可分为两大组,1组为遗传性的,另1组为获得性的。遗传性鱼鳞病又分为常见的常显性寻常型鱼鳞病、性连隐性鱼鳞病、板层样鱼鳞病和大疱型鱼鳞病;少见的有可变性红斑角化病、丑胎、胶样儿;更少见的是伴有鱼鳞病的几种综合症,如共济失调多神经炎样病、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套叠性脆发症、智能不全痉挛性双瘫鱼鳞病、侏儒智能肾发育不良性鱼鳞病、白内障性鱼鳞病、耳聋性鱼鳞病红皮病等。获得性鱼鳞病在临床上和组织上类似于常显性寻常型鱼鳞病,发病于成年人,常合并:(1)肿瘤,如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肺癌、乳腺癌、子宫癌。皮损常在恶性病变发生之后,但偶也可在恶性病变之前,一般随恶性病变的治疗而好转。(2)红斑狼疱。(3)麻风。(4)肉样瘤。(5)慢性营养不良。(6)甲状腺功能低下。(7)也可因服用药物引起。某些药物可影响脂质代谢,尤其是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如菸草酸、triparanol、Dixyrazine等。

1983年,Rhonda等对鱼鳞病的研究资料作了全面的复习,发现常显性寻常型鱼鳞病的发病率为1/250~1/1000,性连隐性鱼鳞病为1/6000,板层样的和大疱型的鱼鳞病约为1/300000,临床上有不同表现,常显性寻常型鱼鳞病常在3个月至5岁之间发病,两性发病率无差异。家族中有“干皮”病史。基本损害为细小的白色透明的或半透明的鱼鳞状鳞屑,边缘可游离。皮损分布于背、臀、四肢伸侧为主,头面部、腋肘膝等皮肤皱褶处常不受累。夏季症状减轻,冬季加重,青春期症状最严重,青春期后症状可缓解。常伴掌跖角化、纹理增粗增多;毛周角化及异位病史。1965年Kerr和Wells从常显性型鱼鳞病中划分出在遗传史、临床表现不同的鱼鳞病,谓之性连隐性鱼鳞病(Recessive XlinkedIchthyosis,RXLI),在1岁以内即发病,男性患者多见。临床表现鳞屑较大,颜色深黑色,损害可累及腹部、四肢弯曲部及头面耳颈部。皮损常持续终身不缓解。可伴隐睾、角膜后弹性层混浊。板层样鱼鳞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两性均可发病。婴儿在出生时就可有“胶样儿”表现,全身覆有厚的角质膜,10~14d角质膜开始脱落,代之全身大片鳞屑、红斑,常伴有秃发、手足皲裂、甲板有沟嵴表现。鼻腔、口腔、眼睑粘膜外翻是有特征性诊断意义的体征。由于汗腺堵塞,在气温升高或运动后引起发热。大疱型鱼鳞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两性均可发病,出生时皮肤潮红,受摩擦后易破而形成糜烂面。大疱在儿童是常见的损害,在成人约有20%发病,不同大小的水疱可成群发生,也可局限于小腿部。鳞屑常较厚,呈灰棕色,在肘、膝弯曲部位呈疣状增生,犹如“豪猪”样。

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对症治疗,采用水合作用较强的药物或角质还原剂外用,如尿素、α羟酸、丙烯乙二醇等。为探讨对本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近代对鱼鳞病的发病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

1.细胞动力学。正常情况下,表皮细胞的再生、分化、脱落是一种精微协调的过程,表皮细胞是一个很好的平衡系统,使角质层维持一定的正常厚度,而鱼鳞病患者这一系统功能发生紊乱。Frosf等用氚胸腺嘧啶研究角朊细胞的生长周期,发现在常染色体显性鱼鳞病和RXLI患者中,角朊细胞的分裂指数是正常的,鳞屑的形成是因为细胞脱落速度减慢,造成保留性角化过度;而在板层样鱼鳞病和大疱型鱼鳞病患者中,角朊细胞的分裂指数较正常增加几倍,造成增殖性角化过度。因此,对后两型鱼鳞可选用抗代谢类药物,如氨甲喋呤、环磷酰胺进行治疗。

2.脂质代谢。角质层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角朊细胞与细胞间质。角朊细胞的增殖与脱落处于动态的平衡,维持着正常的角质层厚度。细胞的脱落是由细胞间质的粘合性来调节的,而细胞间质的主要组成是脂质,因此,正常的脂质代谢维持角朊细胞间的粘合力,而代谢失常就可能影响粘合力,在鱼鳞病患者中,此种粘合力增强,以致细胞脱落速度减慢,临床表现为鳞屑。在RXLI患者中,脂质代谢的异常表现在患者的血清和表皮中胆固醇硫酸盐含量增加,游离胆固醇含量减少,从而造成二者比例失常。胆固醇硫酸盐虽然在角质层中含量很少,在脂质中约占2.6±0.2%,但是在维持细胞间的结合力方面是很重要的,它是一种双极性脂质,可与二价阳离子,例如钙、镁、锌结合,形成-SS键,使角朊细胞紧密结合,影响正常脱落,促使鳞屑形成。游离胆固醇是维持细胞膜流动的重要调节者。因此,二者对角质层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胆固醇硫酸盐和游离胆固醇在角质层中的比例为10∶1,如前者含量升高,或后者含量减少,造成比例失常,就可形成鳞屑。

这些研究为RXLI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如胆固醇硫酸盐在血浆中主要由低密度脂蛋白携带,致使低密度脂蛋白电泳加快,因此可用脂蛋白电泳作为辅助诊断方法。临床上用10%胆固醇霜外用,以提高角质层中胆固醇的含量,使细胞脱落加快,取得较好的疗效。

3.酶。1969年France和Liggins报告了胎盘类胆固醇硫酸酯酶缺乏综合症,该症患者分娩的婴儿有鱼鳞病表现。以后研究发现,此酶存在于各种组织,如白细胞、角朊细胞、毛囊、成纤维细胞。其作用底物是胆固醇硫酸盐,可移除硫酸盐而使其成游离胆固醇。1978年,Shapior等发现有RXLI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类固醇硫酸酯酶(STS)缺少,并提出STS的缺陷是RXLI发病的生化基础,由于此酶缺陷,使其作用底物胆固醇硫酸盐含量增加,加大了细胞间质的粘合力,从而产生鳞屑。以后Epstein提出STS介导的膜失流动在鳞屑的形成中起作用。

4.基因。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和XY染色体易位缺失的分析,证实STS的基因位点在X染色体短臂二区二带三亚带上(XP22.3),并成功地克隆了STS基因的cDNA探针,以此证实在RXLI患者中有高频率的STS基因缺失。这些研究为今后对携带者的检测、产前检查提供了可能性,并为用基因工程方法根治RXLI带来希望。

【参考文献】:

1 Epstein E H.Science,1981,214:659~660

2 CRhonda E R.Academy of Deramtology,1983,8(3):285~297

3 Lykkesfeldt G.Clinical Genetics,1985,28:231~237

4 Ballabio A.Rroc Natl Acad Scii.,1987,84:4519~4523

(上海医科大学方丽教授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5/6 15: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