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辨证论治
释义

【辨证论治】
 

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医理论联系实际、指导临床实践的精华和特征所在。辨证论治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通过望、闻、问、切四种诊病方法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疾病表现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各种症状进行分析,结合周围环境、正气强弱与疾病特点加以综合考虑,从而确定病人所患证候,并进一步制订治疗法则及选择相应的方剂药物,对病人进行治疗。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古代医家创造了各种辨证方法,如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及三焦辨证等。这些辨证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了认识疾病证候的规律。它们各有特点,在诊断疾病时互有侧重,但又相互联系与补充。其中,八纲辨证用于确定疾病性质,是其他辨证方法的基础;病因辨证可以区分致病原因;脏腑辨证、经络辨证能够落实病变部位;气血津液辨证可判定人体生理功能与水液、营养物质等的异常变化;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及三焦辨证则用于诊断外感热病。

辨证论治不同于西医学的辨病论治。后者系针对疾病的表现特点及病情发展的独特规律进行治疗,不同的人在患同一疾病后所接受的治疗往往相同。辨证论治则对患有相同疾病的病人,根据他们表现不同的证,分别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论治也不同于对症治疗,后者在治疗时针对症状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而辨证论治则属于上升至寻找症状的本质,在认识层次上高于对症治疗。辨证论治针对的是体现病人整体反应状态的证。在治疗时可因人、因时、因地而灵活变化,能够适应临床上的错综复杂变化,所以具有良好疗效,在临床上获得广泛应用。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它进行研究,试图阐明机制并加以发展,以便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辨证论治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此书首次提出诊断六经病的病证,并以“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等作为篇名。以后,通过历代医家的研究,使之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形成了系统、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

自1959年开始,中国开展了对辨证论治的科学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证候规范化的研究 证候规范化、标准化属于辨证论治研究的基础工作。迄今为止,除了在确定证的概念,明确病、证、症之间的关系,拟定常见证候条目,研究文献沿革等方面进行研究外,还根据临床需要制订某些常见证候诊断标准,如瘀血证等。

证的实质研究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进行证的实质研究,在很多方面取得进展。主要有:(1)脾虚证的研究:除了对中医理论的“脾主运化”进行研究外,还开展了关于“脾主肌肉”、“脾统血”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发现脾虚证与消化系统的消化功能障碍、分泌功能障碍、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及免疫功能改变等有关。(2)肾虚证的研究:上海医科大学从1959年开展对“肾”实质的研究,发现肾阳虚证具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紊乱的特点,初步证明“证”有一定物质基础,表现为肾阳虚证不仅是肾上腺皮质轴有功能紊乱,而且在不同靶腺轴有不同环节、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肾阳虚证的主要发病环节为下丘脑(或更高中枢)的调节功能紊乱,中药温补肾阳后,各靶腺功能均有一定程度恢复;老人在甲状腺轴与性腺(男)轴的异常表现和肾阳虚证类似,故肾阳虚证意味着下丘脑-垂体及某靶腺轴有一定程度的未老先衰;肾虚证时,出现包括神经体液系统、肝脏、免疫系统和肥大细胞在内的广泛的系统、器官及细胞的病变,使用补肾中药可以使这些器官在组织学、组织化学及细胞结构方面的异常变化趋于正常。(3)瘀血证的研究:瘀血证是临床常见证候。通过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瘀血证与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性异常、血小板功能及生化代谢异常、内脏及肢体血流量,体质特点及免疫功能等之间存在一定联系。

辨证微观化的研究 由传统的根据脉证等的宏观辨证发展到结合实验室的有关指标异常的微观辨证,是辨证论治的深一步的发展,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一种尝试。通过实验室研究,发现中医的不同证有着不同的物质基础。实验室指标包括生化、病理、免疫等方面的变化,已被结合到证的诊断标准中,可用于诊断.及鉴别诊断。如阴虚肝火旺患者的尿17~羟排量增高;阴虚心火旺患者的尿儿茶酚胺排量增高;阴虚心肝火旺者则上述两项指标均增高;肾阴虚心火旺(心肾不交)者的尿儿茶酚胺排量增高,而尿17~羟排量降低。经过辨证治疗后,随着病情改善,上述指标也相应趋于正常。

辨证的动物模型研究 在通过临床观察研究辨证论治的同时,国内外学者致力于研制证的动物模型,近年制成的中医证候的动物模型有10余种。制作方法主要是病因模拟、症状模拟、治疗反应模拟等。造模因子有用药物(考的松、大黄、利血平)、饮食不当(猪油、醋、蔬菜)、劳倦过度、物理的和精神刺激(声、光、温度、惊吓)等。通过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揭示了一些中医理论实质,为中医理论找到了科学依据。

日本学者对辨证论治亦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从1980年开始,由官方资助,对包括证在内的中医药重要内容进行研究。1986年,日本科学技术厅调查局出版了这些研究成果的报告书。在证的研究中,由于心脑血管病、肿瘤及一些难治疾病多与瘀血有关,因而瘀血证的研究受到高度重视。继1983年寺泽捷年制订瘀血的诊断标准后,1986年小川新又参考我国的血瘀证诊断试行标准,提出国际瘀血诊断标准试行方案。这些学者对瘀血证的成因、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指标等方面都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除了瘀血证外,日本对脾阴虚证、肝气虚及肝阳虚证、冷症等都进行了研究。在证的动物模型方面,荻田善一培育出在遗传上对药物有高度应答性的动物,对这种动物给予病因则得出一定病症的动物模型。他还采用遗传工程学技术研制出证的动物模型。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及精华。证是辨证论治的基础。国内从1959年开展证的实验研究以来,迄今全国已有26个省、市、自治区及解放军共计上百个单位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内容包括证的概念探讨与规范化,证的实质(脾虚、肾虚、瘀血、血虚、气虚及郁证、痰证等),疾病辨证分型,辨证微观化,治则方药研究,动物模型等。近年的研究热点集中于证的规范化标准化、证的实质和证的动物模型3个方面。过去,由于在证的概念及规范化方面认识不一,因而对研究结果未能取得统一认识。现在业已从基础理论和广泛采集临床样本着手进行规范化研究,可望在证的规范化、标准化方面有所突破。另外,通过对证的实质与动物模型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从临床及实验两个角度对证进行研究,研究思路有所创新,不断开发新的研究领域,有可能进一步提高中医的辨证论治水平和临床治疗效果,使中医学能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陆寿康.中医杂志,1984,25(6):43

2 杜如竹.中医药研究资料,1986,1:4

3 沈自尹.中医杂志,1986,27(2):55

4 陈小野.中国医药学报,1987,2(1):50

5 桑滨生.中医药研究资料,1987,6:21

6 荻田善一.第2届日中和汉药医学药学研究讨论会文集,1987,135

7 王建华,等.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进展,1990,111~127

(北京中医学院杨维益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5/19 11: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