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稻曲病
释义

【稻曲病】
 

拼译:false smut of rice
 

又称伪黑穗病、绿黑穗病、谷花病或青粉病。中国与日本还称为“丰收病”。由于以往发病面积不大,造成的损失较轻,系统研究很少,致使侵染循环规律长期未能彻底搞清。1982年我国南方晚稻普遍发生本病;1984年辽宁省发病面积占插秧面积的43%;1988年陕西省发病面积占插秧面积的60%。随着我国南北稻区发病日趋加重,加之该病菌含有C9H6O7有色毒素,对人畜健康均有不良影响,从而引起了农业科研人员的关注。

1878年库克(Cooke)首先从印度获得稻曲病病原菌标本,定名为Ustilago virens。1896年,高桥命名为Ustilaginoidea virens(Cke.)Tak.,沿用至今。1934年樱井发现有性阶段并取名为Claviceps virens(cke.)Sakurai exNakata。1988年哈希奥克(Hashioke)根据稻曲病菌核的颜色、子囊果、子囊与子囊孢子的形态及结构等,提出新名Clavicepsoryzae-sativae,同时认为原名正确。中国在明朝对稻曲病即有描述,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硬谷奴,谷穗煤者”即指此病。

1934年前,印度及日本的学者曾用分生孢子对稻种及开花粒进行接种试验,均未获成功。1934年樱井发现了该病菌的有性时期以后,才推断是由子囊孢子作为初侵染源的。1952年吉野及1962年池上报道,用厚垣孢子注射接菌包着幼穗的叶鞘获成功。此后不少学者认为依附于稻种上的厚垣孢子可作为初侵染源,种子处理可有效防治稻曲病。1988年王国良报道,同意越冬后的厚垣孢子可作为初侵染源这一观点。1972年欧世璜则认为,种子处理防治稻曲病没有科学依据。1973年魏景超报道,厚垣孢子可维持发芽力为6个月。1987年傅淑云报道,田间采集的稻曲病菌在室温干燥保存下仅存活1~3个月。1986年黎毓干报道,在室内外自然条件下,厚垣孢子可存活5个半月至6个月,并测定厚垣孢子在广东均于4月12日左右完全丧失发芽力,而这时广东的早稻尚未达到该病菌的侵染时期,因此推断越冬后的厚垣孢子不能作为初侵染源。1988~1989年邓根生等人对稻曲病菌厚垣孢子在侵染循环中作用的研究表明,厚垣孢子成熟初期即菌球呈桔黄色时萌发率高,当其于水稻收割前变为黑色后,萌发率则急剧下降,存放5个月后基本不能萌发,且黑色厚垣孢子高浓度拌种、注射及涂摸接菌均未获成功,而黄色厚垣孢子注射接菌获成功,从而认为黑色厚垣孢子在侵染循环中不起作用,而黄色厚垣孢子可起再侵染作用。这也从理论上证实了通过种子处理防治稻曲病是难以收到良好效果的这一观点。1991年杜毅报道,药剂浸种防治稻曲病毫无效果,这也间接表明,依附于种子上的厚垣孢子不能作为初侵染源。越冬的的厚垣孢子究竟能否作为初侵染源,尚需继续研究。不少研究者认为,菌核萌发所产生的子囊孢子,可作为稻曲病的初侵染源。1962年池上报道,用子囊孢子接菌获得成功,而我国一直无人做这方面的详细研究。1987年金敏忠及1989年邓根生分别对广东省及陕西省田间菌核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1989年董珂对菌核萌发进行了探讨,但均未进行子囊孢子接菌试验。可见,这方面的工作亦有待研究。1978年维尔马(R.K.Verma)对稻曲病菌生理分化进行了探讨,并依据菌株培养性状将其分成两个类群:第1群产生光滑的分生孢子;第2群产生有条裂的橄榄色分生孢子;对第2群又据菌株特性分为3个亚群。

1987年傅淑云及1990年王桂华报道,把新鲜病粒经过消毒后,用灭过菌的大米粒、大米煎汁等在26~28℃温箱中培养7~8d后形成浅黄色厚垣孢子堆,10d后孢子变为桔黄色,其萌发率达92.2%。子囊孢子的培养,则取少量连续转接的第3代或第4代的厚垣孢子或菌丝体,置于大米粒培养基上,前期菌丝体生长阶段所需温度为26~28℃,当有性器官形成时,白天需要27℃左右,夜晚需17℃左右,1~6个月便可形成子囊壳,并产生子囊孢子。

稻曲病菌对人畜具有一定的毒性。1985年尚炳荣及1987年高峻报道,用含有0.5%以上病菌的稻谷喂养家禽和家畜即可引起慢性中毒,使其内脏发生病变,从而引起肉猪生长减慢,母猪生殖功能受阻,仔猪存活率下降,家禽产蛋率降低。朱凤美指出,稻曲病菌含有C9H6O7有色毒素,牛吃后反刍停止。

稻曲病的寄主范围不广。1955年雷依(Rao)等在印度发现稻曲病菌存在于Oryza Officnalis Wall.上。1973年以前,魏景超在四川的两种莎草科植物及一种禾本科野草上发现与稻曲病菌相似的寄生菌。1983年谢特(S.A.Shetty)等在稻田发现一种普通的马唐属杂草Digitaria marginata L.与水稻可交叉感染稻曲病,因此认为这种杂草可能是稻曲病菌的中间寄主。1986年黎毓干发现镜检鼠尾粟发现3粒类似病粒,其孢子与稻曲病菌厚垣孢子极为相似,但不能萌发,故未能进一步证实。

稻曲病对产量的影响不仅局限于病粒本身,更重要的是水稻发病后空秕率明显上升。1989年及1991年邓根生报道,水稻发病后一般减产5%~10%,严重时可达20%左右,并提出单穗病粒数与产量损失率的回归式。

有关稻种资源的抗病性可供查阅的资料不多。1981年加藤公光报道,抽穗晚的品种有大发生的趋势。国内外不少研究人员通过大田调查发现,品种之间抗病性有差异,但未见详细报道。1990年邓根生对502份稻种资源进行抗病性鉴定表明,种质资源间抗感反应差异明显;不同熟性的种质资源,其抗病性趋势表现为早熟>中熟>晚熟。1991年杜生茂的报道与此观点一致。但早熟品系抗病的原因是具有抗病基因还是由于早熟而避病,无人做详细研究工作。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因此很有必要对稻种资源进行抗病性鉴定研究,并对其抗病基因作遗传分析。

稻曲病的分级标准,国内各地差异较大,且多是针对某些调查临时自拟的。如1987年朱俊丰依单穗病粒率为根据,将稻曲病划分为4级。1989年张汝通依单穗病粒数多少,将稻曲病划分为5级。1989年邓根生遵循病级应与产量损失密切相关,同时考虑了稻曲病的特殊性及田间调查易于掌握3个原则,依单穗病粒数多少,将稻曲病划分为5级。1980年国际稻作所依小花受害百分率将稻曲病划分为9级。稻曲病的预测预报研究很少。1989年张汝通对桂朝2号田间发病程度的预测提出方程。

稻曲病的药物防治适期在水稻孕穗末至始穗前。国内外防治稻曲病的主要药剂为铜制剂,如DT、多菌铜及晶体硫酸铜等。由于铜制剂在水稻始穗后使用易引起药害,因此农药研制部门很有必要研制一种高效、低毒、安全的新农药,以确保水稻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 邓根生.国内稻曲病研究现状.植物保护,1989,15(6):39~40

2 邓根生,等.稻曲病分级标准研究.陕西农业科学,1989,4:23~25

3 邓根生,等.稻曲病菌厚垣孢子在侵染循环中作用的研究.中国农学通报,1990,6(2):20~23

4 邓根生,等.DT等农药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试验.陕西农业科学,1991,6:31~32

5 张汝通,等.稻曲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湖南农学院学报,1989,15(1):69~76

6 朱俊丰,等.稻曲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效果的调查.锦州农业科技,1987,2~3合,22~27

7 黎毓干,等.稻曲病研究初报.广东农业科学,1986,4:45~47

8 王国良.影响稻曲病菌厚垣孢子萌发因素的研究.植物保护学报,1988,15(4):214~245

9 王桂华,等.稻曲病菌人工培养方法.植物病理学报,1990,20(1):32

10 杜生茂,等.稻曲病田间发生规律调查.陕西农业科学,1991,3:30~31

11 杜毅,等.稻曲病发生规律与栽培防治研究初报.辽宁农业科学,1991,6:11~14

12 池上八郎.稻こぅじ病に关する研究v.日本植物病理学报,1962,1:16~24

13 樱井基夫.水稻の稻曲病原菌た就て.日本植物病理学报,1934,1:70~71

14 魏景超.水稻病原手册,1975,93~98

15 S H OU Rice Diseases,1972,307~310

(陕西省水稻研究所邓根生助研撰;陈嘉孚审)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5/18 21:5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