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磁性颗粒膜
释义

【磁性颗粒膜】
 

拼译:granular
 

颗粒膜是由高温不相固溶的两种或更多组元所构成的复合薄膜。例如Fe-SiO2系统,当Fe的体积分数远比SiO2低时,铁将以颗粒的形态嵌入SiO2薄膜之中;反之,SiO2颗粒将嵌入铁的薄膜中,二者体积分数相当时,将相互交叉构成网络结构,改变二组元的比例,从而可以人为地控制薄膜的磁、电、光等性质,成为新型的一类功能材料。设A、B为不相固溶的金属、半导体、绝缘体、超导体,原则上有10种可能组合(表1),而每一种组合中又可衍生出许多组元和组分不同的颗粒膜,所以它的研究对象与内涵是十分丰富的。目前已发现在一定的组成与微结构条件下,它可以呈现异常的吸波性、非线性光学性质、磁性反常变化、磁电阻效应、反常的电子运输特性等,从而为传感器、吸波体、光电、光热转换、磁记录等领域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表1 各种类型的颗粒膜组合

注:×——研究较多 √——有研究报导 -——尚未见报导

60年代,金属-绝缘体颗粒膜就被用来制造高电阻、低温度系数的电阻器,称之为金属陶瓷,采用共蒸发或共溅射的工艺制备,研究了网络结构时导电性由金属型转变为绝缘体型的逾渗效应,发现了超导(铝)颗粒膜的超导临界温度随颗粒尺寸变小而增大的现象。70年代人们研究了Ni-SiO2、Ni-Al2O3颗粒膜的铁磁性,发现随着颗粒尺寸减少,居里点将下降,在一定金属颗粒尺寸下将会呈现超顺磁性。

颗粒尺寸攸关于组成、基片温度等工艺因素,通常随着基片温度升高而颗粒趋于变大。当Ni含量较高时,室温呈铁磁性,当SiO2体积百分比数超过60%时呈现超顺磁性。Ni-SiO2颗粒膜的磁化率与温度关系曲线在截止温度TB附近呈现峰值,此现象同样存在铁磁超微颗粒的系统中,峰值温度与平均截止温度<TB>成正比例,Tx=β<TB>,β为依赖于颗粒尺寸分布的常数,对单一的颗粒尺寸分布β=1,Tx=TB,Wohlfarth将此现象归结于自旋玻璃态。

80年代,钱嘉陵(C.L.Chien)研究组研究了铁基颗粒膜的直流磁性,发现对于Fe-SiO2颗粒膜,当铁的体积分数为46%时,矫顽力在2K温度下可高达199(KA/m),(2.5KOe)。

X衍射与穆斯堡尔谱研究表明,颗粒膜中的铁微颗粒为体心立方晶体结构。当铁的体积分数较低时,室温下呈现超顺磁性,体积分数约为0.46附近时,铁以单畴颗粒形态嵌于SiO2薄膜中,从而导致高矫顽力,当体积分数超过0.6时,相应于逾渗阈值,铁的颗粒将联结成网络状,其特性与连续膜的特性相似,矫顽力显著降低。从TB值推断颗粒膜的有效各向异性常数为106J/m3,比块状铁的磁晶各向异性常数104J/m3约高2个数量级。磁各向异性常数增加的机制,可能源于界面自旋钉扎效应,目前尚未深入研究。

90年代除纯金属颗粒膜外,已开始研究合金系统的颗粒膜,如FeNi、FeCo、FeB、FeCu合金与氧化物的颗粒膜磁性,这对了解与人为控制颗粒膜的磁性,无疑是十分重要的。除金属-非金属颗粒膜外,90年代亦开展了金属-金属类型的颗粒膜,例如Ag、Cu元素在Fe中固溶量甚低通常小于5%,因此二者可组成颗粒膜如Fe/Ag、Co/Ag、Fe/Cu、Co/Cu等系统,其磁性依赖着组成比例与工艺条件,尤其是基片温度对颗粒尺寸的大小、磁性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磁性颗粒膜研究的应用背景之一,是寻求新型的薄膜颗粒型的磁记录介质材料。

1988年Baibich等人首先报导了Fe/Cr多层膜中存在巨磁电阻效应,继后在其他多层膜中亦观察到巨磁电阻效应,例如Co/Cu多层膜室温磁电阻值可超过65%,而对一般金属的磁电阻值通常小于2%~3%,因此这一现象立即受到国际上的普通重视,预期可应用于磁敏感元件,新型的薄膜磁头材料等方面。巨磁电阻的来源有人提出源于与自旋相关联的散射机制,自旋散射产生于铁磁体内或铁磁与非铁磁层的界面,尤其是界面粗糙度将会显著地影响巨磁电阻的大小,从原理上出发,对非均匀的磁性多相系统亦应当存在巨磁阻效应。1992年美国的Berkowitz与钱嘉陵科研组,彼此独立地发现在颗粒中亦存在巨磁电阻效应。

磁电阻效应是指由于磁场而引起电阻的变化,因此其值必然与铁磁材料的磁化状态相联系的,实验表明,对磁性颗粒膜,在磁中性状态或磁化强度为零的矫顽力磁场下电阻值为最大,随着磁场增加而电阻值减小。

颗粒膜制备较多层膜容易,巨磁电阻效应又是各向同性,这给应用带来较大的方便。目前已对Cu/Co、Ag/Co、Fe/Co、Fe/Ag、(Fe,Ni)/Ag等颗粒膜系统开展了研究工作。我国亦在实验与理论上开展了工作。

磁性颗粒膜的研究工作开始于70年代,近年来才得到充分重视,尤其巨磁电阻效应的发现更活跃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而成为当前国际研究中的热点。展望未来,颗粒膜的磁光效应、微波磁性、磁记录特性、磁敏感特性必将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 GGitlleman J I,et al.Phy Rev B.1974,9:3891

2 Abeles B,et al.Adv.Phy1975,24∶407

3 Chien C L.J.Appl.Phy.1991,69∶5267

4 Berkowity A E,et al.Phy Rev Lett.1992,68∶3745

5 Chin C L,et al.J.Appl Phy.1993,73∶5309

6 Berkowity A E,et al.J.Appl Phy.1993,73∶5320

(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都有为教授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5/19 20: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