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单词 玉米大、小斑病
释义

【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斑病又称北方叶枯病,玉米小斑病则称南方叶斑病或叶枯病。真菌性病害两病是世界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1970年,美国种植T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种玉米占玉米总面积的90%,造成小斑病大流行,经济损失达10亿美元。推广抗病品种,结合耕作栽培和药剂防治措施后,病害得到基本控制。随着玉米品种、病原菌、环境条件相互变异,培育玉米抗病新种仍将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的重要措施。

在残株上很少发现两病病原菌的子囊壳,但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丝、分生孢子和子囊壳有利于区分A.a交配型和研究病原菌的专化毒性遗传。玉米大斑病菌能侵染高粱、苏丹草和约翰逊草,划分为高粱专化型和玉米专化型。后者再按毒力公式有效抗性基因无效抗性基因划分生理小种。1965年,翟克(A.L.Hooker)等从北美和16个其他国家的玉米寄主上所得到的116个菌株,接种在含Ht1基因的玉米具有毒力,鉴定为生理小种1号。1972在夏威夷群岛制种地里发现对Ht2基因玉米的植株有毒力的菌株,经鉴定属生理小种2号。1982年李普(P.L.Lipp)等发现生理小种3号……。李勇等从1976~1982年在中国各玉米产区所得171个菌株,经接种鉴定为生理小种1号。吴纪昌等1980~1982年从辽宁等5省收集的105个菌株中,有14个通过接种鉴定,1983年发表为生理小种2号。1984年李建生报道,HZ-R1032等5个表现褪绿斑抗性自交系与含抗性基因Ht1、Ht2、Ht3自交系杂交后代分析抗性遗传,鉴定了后代抗性基因的等位关系。再把单基因抗性结合到高抗多基因背景时,这些组合接种生理小种1号后表现在病斑数、大小和产孢量方面有显著的抗病作用。

1970年,霍克(A.L.Hooker)等分析美国南方叶枯病菌经接种鉴定T和O小种,T小种已成为优势小种,使美国玉米遭受惨重损失。1979年,朱贤朝等收集中国不同地区小斑病标样,接种后为鉴定为O、T小种。罗畔池、黄培芳等自1977年以来在中国16个省、市、自治区收集181个小斑病菌株接种在T、C、Scms自交系及其正常细胞质保持系8个鉴别寄主上,1981~1982年发表结果为:中TS、中TSN、中T、中TN、中TC、中CN、中TCS、中TCSN、中C、中CN、中CS、中CSN、中S、中SN、中N、中O、12~16个生理小种。1984年,吴全安等通过接种O、T小种,发现寄主范围有禾本科14个属的24个种和品系。1988年,魏建昆等从中国小斑病菌116个菌株中5个菌株经接种鉴定为C小种。美国的研究人员提出,无论是O、还是T小种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褪绿斑抗病菌。1987年,张君成等研究认为,控制玉米小斑病菌毒素抑制作用的基因有显著的上位性效应。1988年,戴景端研究认为,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存在于线粒体的DNA中,并说迄今只发现T、C、S3种细胞质雄性不育型。

1974年,卡尔(A.L.Karr)等报道,HmT小种菌株在培养过程中可产生4种寄主专化性毒素,以后又报道了第5种毒素并指出Ⅰ、Ⅱ、Ⅲ、Ⅳ是优势类型,Ⅴ比其他4种先出现,用来解释寄主与病原菌在早期的相互作用。1980年,探那(G.Payna)等研究认为HmT毒素是由几种相同的线状聚乙酮醇所组成。据研究,T毒素对玉米根生长、花粉萌发和伸长以及气孔关闭和蒸腾均有专化抑制作用,并影响线粒体的活性和叶酶原生质体中ATP含量。1989年,魏建昆等测定和比较了细胞质雄性不育和N型玉米芽鞘细胞原生质粘度、溶质电位和渗透势以及颖片表皮细胞原生质流动参数。结果表明,N型原生质和膜的质量明显不同于细胞雄性不育型,毒素对TCS的敏感性表现为原生质粘度较低,溶质电位和渗透势参数较高,C、S型位于T、N型中间。1991年,崔详等报道C毒素的四种亚毒素中Ⅰ和Ⅲ占毒素总量的75%,主要侵染T、C、S、N四类同核异质的C胞质叶片,使之严重萎蔫,仅少数管的毒素对T、S有轻微的伤害,而对S无影响。1988年,董金皋等报道,利用T毒素对玉米根冠细胞死亡率的影响可快速、简明、精确地鉴定玉米品种的抗性。1991年,董志平等研究认为Hm毒素在玉米苗上能抑止大斑病菌的生长,降低其产孢量,病斑小而少。

在玉米-Et系统中,1970年利姆(S.M.Lim)等首次报道Ht1基因控制玉米产生植保素。目前已从抗病品种内提取分离出A1、A2、A3、A4、Ag、和A56种植保素成分。1957年郎(B.J.Long)等研究丁布(环氧亏酸)对抑止大斑病菌生长的关系。1979~1986年王铨茂等在非玉米产区设区病圃分别接种玉米大、小斑病等上病的病原菌,分析260份玉米材料中,50%抗3~4种病,30%抗1~2种病,14.6%抗5~6种病,5%~6%完全不抗病。1987~1989年,石良和吴纯仁等分别应用抗感5~6种病的华玉1-号、Mo17和华2Tcms系,在温室分别接种Hm-T和O小种和玉米茎腐病菌,在1~4d后分别取样测定POx(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木质素含量。结果表明抗病材料比感病材料内POx活性高而强,酶带增多,并诱发愈伤木质素比健康木质素增多,组织切片也显示木质化细胞壁限制了小斑病菌的扩展。1991年,刘国胜等研究玉米大小斑病毒素在致死浓度的选择压力下筛选玉米单倍体胚细胞无性系抗性细胞团,然后用毒素和病菌分别处理,单倍体抗性细胞团表现出POx活性显著提高。

在玉米大、小斑病菌对玉米植株专化致病毒素和玉米抗性基因研究基础上,今后应重点研究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玉米大、小斑病菌毒素和品种抗性中基因对基因、分子对分子的一系列连续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以明确玉米大、小斑病菌的致病和抗病机理。进一步应用生物技术和遗传工程,培育多抗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以适应玉米产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霍克(A L Hooker,et al),Physiological races of Helminthosporium maydis and disease resistance.Pl Dis Reptr,1970,54:1107~1110

2 董金华,黄梧芳,等.玉米小斑病菌致病毒素的研究进展.河北:河北农业大学报,1988,11:123~128

3 罗畔池,黄梧芳,等.我国玉米小斑病菌的生理小种.植物病理学报,1982,11:49~56

4 刘国胜,等.玉米单倍体胚细胞无性系抗大、小斑病与PO活性的初步研究.河北: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1,14:79~83

5 崔洋,等.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的分离纯化及其病理反应.植物病理学报,1991,21:87~92

6 魏建昆(J K Wei,et al),Protoplasmic parameters of Zea mays with normal and sterile cytoplasm.Physiol.and Mol.Pl.Pathal,1989,35:543~553

(华中农业大学王铨茂撰)

随便看

 

科学参考收录了7804条科技类词条,基本涵盖了常见科技类参考文献及英语词汇的翻译,是科学学习和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3 Sciref.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5/19 17:17:51